“你仔细说说呢。”
邹蔚君来了兴趣。
闻樱笑得腼腆:“就是打广告嘛,但又比打广告更深一些,提取出一个宣传要素,把这点要素根植到大家心里,引起大家的兴趣,让他们一走进书店,就想起来这套图书,忍不住要翻一翻。”
闻樱说的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就拿时下最火的两位青春文学领军作家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标签和要素。
一个是年少辍学,和应试教育站到了对立面,性格叛逆不羁,对从小被条条框框所约束的普通学生而言,这样的标签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虽然普通学生不能都学这位80后作家辍学,但作家的一言一行,都被他们追捧。
仿佛作家能过得恣意,学生们也一同经历了这样的人生。
另一个则文笔细腻,是疼痛文学的代表,再过些年,还要变成纸醉金迷的代表,读者们追捧的不是不羁,而是该作家笔下塑造的,普通学生难以企及的“上流社会”。
不同的标签,不同的受众,两人的走红有实力,亦有运气,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
这样的营销已经不限于作品本身,是营销作家个人。
回到邹蔚君说的系列图书上,单纯的科普图书,已经很难再吸引到年轻读者,市面上的青春杂志那么多,有几个学生愿意被人说教?
除非这图书在科普的同时,还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某某作家倾情推荐,这样的标语已经过时了,不如说是某某作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翻阅的书。”
“写给家长的书,十八岁以下禁阅。”
“少男少女不能说的秘密。”
闻樱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后世UC新闻风格的宣传语。
一本正经号召学生们来看,学生们不感兴趣。
既然都是中二叛逆年龄,那越不让他们看的书,他们越有好奇心。
邹蔚君听得出神。
闻樱的话给邹蔚君提供了更多思路。
这就是现在的中学生吗?
脑子里装着这么多奇思妙想。
邹蔚君忽然发现,自己可能真的太不了解儿子谢骞,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远比她想的更丰富多彩——所以,这一系列图书,其实不止是学生该看,做家长的更应该看看,对自己的孩子都不理解,用什么去和孩子沟通交流?
“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邹蔚君灵感迸发,迫不及待想把涌现的想法整理记录下来。
闻樱在职场上混迹过多年,不至于这点眼色都没有,看了看手表,说自己差不多该回家了。
邹蔚君留她吃晚饭,被闻樱婉拒。
“晚上我爸妈他们会回家,我们要一起吃饭的。”
第一次上门做客,就在男神家待一整天,似乎有点不矜持呀。
“您去忙吧,我送送闻樱。”
谢骞今天是把主场完全让给了闻樱。
他妈果然很喜欢闻樱,闻樱所带起的话题,帮忙转移了他妈的注意力。
只靠药物和心理医生很难战胜抑郁症,谢骞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这将是一场长久的拉锯战,邹蔚君愿意出门上班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今天谢骞则窥见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如果他妈的状态一直这样好下去,迟早会走出抑郁,拥有解决婚姻矛盾的勇气,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谢骞送闻樱出门,家政刘阿姨问邹蔚君几点开饭,邹蔚君先问闻樱今天来家里做客午饭吃的如何,得到了刘阿姨的肯定答案后,邹蔚君才说今晚迟些开饭。
“或者让谢骞先吃,我还有些工作要处理完。”
灵感一迸发,邹蔚君现在浑身上下都是工作的激情。
刘阿姨笑着点头,“您先忙工作吧,谢骞肯定要等您。”
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刘阿姨当然能看出邹蔚君现在状态很好。
不仅是邹蔚君,谢骞今天也很高兴呢。
母子俩带着一个家政和两个看护住这么大的房子,平时真的挺冷清,今天闻樱一来,连刘阿姨都觉得房子里有了热闹气息。
大房子不一定就是家,有人气才是家。
邹蔚君以前经常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谢骞也不是多话的,母子俩交流不多,房子越大越显得冷冰冰。
——谢骞真该多邀请同学来家里玩!
——特别是像闻樱这样的同学。
刘阿姨脑子里冒出这样的念头,高高兴兴做家务去了。
邹蔚君上楼的脚步亦是难得轻快。
和印刷厂的车间主任吵架是工作的一部分,推出系列图书亦是。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但后者让邹蔚君觉得更有意义。
她需要被认可。
不管是来自同事和领导,还是来自儿子谢骞,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认可。
这些东西能帮助她对自我认可。
一个人全盘否定了自我,那活在世上的确没有多大意义了。
谢骞送闻樱去坐车。
十一月,银杏已经开始落叶,踩着地上的银杏叶,谢骞想对闻樱说“谢谢”,又觉得这两个字轻飘飘不够有份量。
2004年,他所做下的决定有很多,其中最对的一个,就是答应了表姐林琳和闻樱一起补课。
谢骞从未像现在这样庆幸。
原来人真的是群居动物,真的需要朋友。
像闻樱这样的朋友,或许是上天安排给他的救赎。
“你最近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吗?”
谢骞忽然开口,闻樱迷茫,“想要什么?”
“嗯,你想要什么。”
闻樱认真想了想,“我想要去魔都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想要提高成绩,想要我身边每个人都好好的。”
这些都很难具化为实质性的礼物呀。
这下轮到谢骞苦恼了。
作文大赛他帮不上忙,总不能一个个去攻克评委,让闻樱入选复赛。
就算他真的能做到,闻樱也不会想要这样的“帮助”,这是对闻樱实力的侮辱。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