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标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标准(4 / 5)

能多作用一亩土地,大明的粮食就能多出四五十斤。

八千万亩土地如果都用上化肥,算上其它城池的土化肥,大明就有近一亿五千万亩耕地可以用上化肥,增产两到三成。

听上去不多,但是这一亿五千万亩增产两到三成,那就能多产出五六千万石米麦,能多养活上千万人。

“天佑大明……”

朱由检在大概知道云南化肥工厂投产,对大明的功绩后,也忍不住缓了一口气。

不过缓过劲来之后,他也追问起了铁路的问题:“昆占铁路的修建如何?”

云南虽然适合建设化肥厂,但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尽管洪承畴手握三百多万劳改工,但朱由检还是担心化肥制造出来后运不出去。

“云南山地多,虽然洪经略之前大力经营西南,但昆占铁路眼下不过从昆明修到了北河府北河县,想要修抵交趾港还需要八个月左右。”

“至于从交趾修抵南边的占婆,大概需要五年时间。”

曹化淳知道朱由检担心什么,但他也很快说出云南和交趾的交通,示意朱由检不用担心。

闻言朱由检也微微颔首,顺带心里也想到了怎么使用这批化肥。

不用多说,这批化肥只要交通可以,朱由检还是宁愿用在交趾和东北的。

之所以不选择两京十三省,主要还是因为接下来的大明除了云南以外,基本每一省都多少遭受过一两次旱情,把云南的化肥用到这上两京十三省属于是浪费。

相比较之下,没有什么旱情的交趾,已经单纯只是冷的东北成为了大明未来一段时间的两大粮仓。

交趾的耕地被劳改工开发后,已经逼近四千万亩耕地,在养活当地三百余万汉人和五百余万土民的情况下,这四千万亩耕地用上化肥可以对外运输四千万石稻米。

且不说能不能救济到江南百姓,单单能救济到两广和福建也是一项功德。

这三省能吃交趾米吃饱的话,那它们三省五千万亩土地上长出的六七千万米麦都能输送江南,作为上千万人的口粮,供江南百姓活下去。

至于剩下的四千万亩配额,那肯定是要交给东北四省的。

辽东的耕地眼下已经有三千九百余万亩了,相比三年后突破四千万亩不是问题。

至于其它三省,按照目前的屯垦情况来说,三年后的百姓们应该能基本自给自足。

只要中原在三年的基础上再熬一两年,关外三省就能反哺北方,而东北的铁路建设到时候也已经初步修建完毕,因此北方饥荒便能止步了。

至于人口稠密的南方……

“至眼下,南边的移民情况如何?”

朱由检舒展了一下眉头,曹化淳闻言也毕恭毕敬回礼作揖:

“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南直隶,湖广、浙江的旱情止步后,当地的许多饥民又回到了地里继续刨食,不肯再迁移。”

“唯有江西,接连两年大旱,两千多万亩受灾,八百多万亩绝收,以至于多出了许多百姓纷纷请求迁移。”

“多出许多百姓?”朱由检来了兴趣,而王承恩也插话笑道:“回殿下,足足多出了三百多万百姓!”

王承恩说完解释了一下,总之在这场旱情前,江西在黄册上的人口是一千零六十余万人,但接连的两年大旱让不少地主士绅破产,养不起佃户后,便只能把佃户放了出来。

士绅地主这一放,加上自己主动隐匿的百姓,江西的人口前后便多出了三百多万人,达到了一千四百余万人。

这三百多万受灾的佃户里有不少人请求迁移,仅仅半年的时间,江西的迁移铁牌就发了整整七十二万块。

七十二万人要求迁移,以大明的海运实力,虽然能做到,但却需要时间。

因此下半年以来,皇店的船只都在为迁移保驾护航,以每个月迁移十几万人为进度,不断的把百姓从江西带走前往瀛洲、旧港、麓川、交趾等地。

也正因如此,各地的人口都在不断激增。

至九月,旧港、交趾两省的汉人人口突破了三百万,麓川的汉人人口突破了四十万。

算上南州,整个东南亚,大明的汉人人口达到了六百七十多万,可以说每年都在以四十几万人的进度迁移。

眼下,整个旧港和南州已经汉化,而麓川和交趾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想要让当地汉人占比达到六成及其以上,只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二十年的时间里,朱由检会执政大半,也就是届时即便无法大面积汉化当地,但汉人在当地也算得上主体民族了。

算上东北地区,只需要十年的时间,汉人大一统王朝的标准,恐怕就会提高到两京二十四省,面积远超元清。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情也好了不少,对王承恩摆了摆手:“传膳吧。”

“是!”曹化淳和王承恩见朱由检传膳,相继一笑,心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