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玄幻魔法>更延时> 第246章拍卖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拍卖会(1 / 2)

看样子,从建筑装饰也能看出来,这里的装饰至少百年起步,也大致能猜出老板的性格。

老话说,老爷花钱听你乐呵,服务态度好,不是花钱找气受的。

“玄优哥,您别抽了,呛。”赫琳说。

我回过神来,抽了两口后,就按灭了:“哦,忘了忘了。”

我问张柘:“你来过拍卖会吗?”

张柘摇了摇头,想了一下,还是点点头:“来过,那是小时候的事了,我爷爷带我去过两回,也记不清了。”

我嗯了一声,随即把注意力放在下面的展览台上了。

一个身穿黑色长裙的女人笑着说:“各位静一静,今天到的货,不一般,我知道大家也不喜欢墨迹,接下来看第一件货物。”

“传闻山海经记载有这三座山,句余,瞿父这两座山,没有植被,取代的便是无数金玉,各位请看。”她掀开身后一个女佣端着的盘子上的红绒布说。

盘子上有一个玉雕像,线条用金丝勾勒:“这是白泽像,什么时候制造出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了,但的的确确是这两座山里出现的产物,佩戴在身上有驱邪,通鬼神的作用,预免老年痴呆,供奉在家里,还能为子孙带来好运。”

张柘有些不信,小声嘟囔着:“有这么邪乎吗?”

“这是真货。”我开口道。

张柘问:“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也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能看出来这玉像奇异,不是现代和封建社会雕刻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这玉像晶莹剔透,胸口有一团黄色和玄色融杂一块。”

玄为天色,地为黄色,胸中一口玄黄气,褪去凡胎可作仙。

但是前提是,你能留住它,然后才有机会吸收,即便吸收了也因人而异,因为我们平日里呼吸就是天地气,为什么还是没多大作用?

因为能积累成型的玄黄气,你能不能承受住再说,承受住了,你能吸收,对自己的反应多少也是没准。

所以一句话简单明了,再好的东西也看天赋。

张柘有些心动,尽管下面的价格已经哄抬到4700万了,他说:“我想拍下,这样对我太爷爷的病,没准有些好处。”

我打消了他这一想法:“她说的是预免,这是一个文字游戏,预一字,说明了这东西是病情还没出现前才有用。”

张柘有些失望:“那行吧。”

为什么是预免不是预防,难道这东西真的可以在未发病前带好,这样就不会得老年痴呆了?

仔细想来,可信度很高,因为这档次很高,没必要做些自砸招牌的行为。

最后,这个东西,是被一个王先生以7800万的高价买走了,总之很值。

黑色长裙,我们就称谓为主持吧,主持笑着说道:“第一件,大家就这么热情啊,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件宝贝吧。

她这次则是小心掀开小推车上的展览单柜上的红布:“路史·后记记载,上古有一类人,统称为豢龙人,在帝舜时期,出现了这里一类人,善于养龙,舜大喜,前此地,见闻,赐姓为董,董氏献龙,舜食乐,遂赐官,豢龙得此来。”

“但事情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但在也有一个记载,夏朝有君,名孔甲,素爱鬼神,一日出门游玩,见雌雄二龙捉入宫中,但苦无御龙之法,数日后,刘累觐见,言曾与豢龙人后代学饲养方,孔甲大喜,赐御龙氏。”

“多年,龙已死,刘累惧甲威,后制羹,献之,孔甲尝后喜,令累再献,累得令,即跑出宫外。”

“而,各位,这玻璃柜里,就是刘累杜写的养龙书,稀有程度,比上一件展品还要稀有数倍,不!百倍,千倍,万倍不止,起拍价三千万,现在开始。”

我想,龙乃仙兽,寻常之物养,肯定是不行的,再决定,董氏能养龙,花费的功夫一定远超我的想象。

讲故事,肯定是讲好听的话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

现代打个架还讲究师出有名,更不要提古人了,古人注重名声,文人写故事,烂木头也能写出金丝楠木。

鲁迅先生都不推荐大家看24孝图,但是为什么这东西能流传这么久呢?

古人认为忠孝礼仁信为立身之本,万一做了些不好的事呢?

很简单,当一个历史人物过于有名,且各国皆信奉这个人的行事之道,但有一天有个人写了一本书,论人之道,结果是什么?

不利于统治者统治,还有可能导致信仰崩塌,所以都是被当成禁术。

你想,现代人还有那么多心思,更不要提古代,特别是战乱时期,更需要自己的名声和名家思想,古人传下来的东西。

连年征战,朝廷心思不一,外敌,所以古人的心思不比现代人少,他们缺乏的只是没有现代的技术。

穿越始终是美好的,穿越到李世民统治时期,还好,但是万一穿越到五胡乱华,春秋战国,汉末,或者五代十国,元朝,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心机的对峙,还有饥荒战争,这样下来,人肯定会成长的。

太史直书,终究是少数的。

曹操蒿里行说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吃不饱,饿死的人随处可见,这种环境下,人的成长更是可怕,以至于,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就是这样来的。

就是和平时期,官场内势力不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名如白居易,都陷入“牛李党争”一生不得志。

扯远了,张柘问:“这件呢?”

我摇头说:“不值得拍,先不说这本书有没有遗失部分,就是那是夏朝的字,你能看得懂吗?现在什么形式你也知道,人口少,能懂这门古语言的就更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