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地上转了转,工人们纷纷热情的打招呼。
江晓白一路走,一路回应着工人们,给每人发一支烟。
他身上揣的是华子,工人们接过都笑得合不拢嘴。
一路走过,从毛马路通往江边断崖山包的路面基本出来了,两侧的堡坎、排水沟也快完工了。
路基修的很牢实,路面上都是碎石铺满了的。
庄陛诚不知从哪里运来一个巨大的石头碾子,十几个工人滚动巨石碾子,在碾压路面。
“你们要注意安全啊!”
江晓白从旁经过,嘱咐说道。
“放心吧,江老板儿。”
工人们胸有成竹的回应,心中都有一种感激。
他们到处做过工,但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的,只有江老板儿一个人。
再往前走,六个工人用铁链捆着一块大石头,合力用三根碗口粗的木棒抬着,脚下步调一致的踩着节拍。
“兄弟们呐,加吧劲儿呀!”
有工人卖力的喊起号子。
“上坡要走起哟……”
“嘿哟!”
“肩膀磨破皮哟……”
“嘿哟!”
“下坡要走趴哟!”
“嘿哟!”
“蹲起胯子撒呀……”
“嘿哟!
“抬到深山坳啊……”
“嘿哟!”
“娇娇落了轿啊……”
“嘿哟!”
“前头没得路哟……”
“嘿哟!”
“就用杠子撬啊……”
“嘿哟!”
“……”
一人起头领喊,其他所有人很自然的分成两拨,一拨唱上一句,一波跟着“哼唷咳唷”地唱起来,歌声粗犷,发出磅礴的气势,山鸣谷应的,很是震撼。
江晓白旁观着这情形,好似身体也有了一股力量。
他不由的有些痴了。
这种劳动的仪式感,在80年代是如此的鲜活。
而后世,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投入到工程中,轰鸣的机器声代替了人工号子。
工人们劳动时再也没有号子,再也没有整齐的步伐和心中涌动的激情。
有的,只是脸上的苦逼。
唏嘘感叹一阵,江晓白走到江边。
庄陛诚和梁思徽都在这里,正在指挥工人拦水打桩,进度也是极快。
江晓白看了看,没去打扰他们,转身往回走。
走过新修的大路,回家的青石板路显得更加狭窄,不过上面磨得光亮的石面,承载过江湾人祖祖辈辈的脚印。
江晓白有些喜欢走在小路上的感觉。
坚硬的石板路,两旁的青草和田里的黄土绿苗,以及柔和的晚风,一切都那么美好。
“晓白回来啦,你今天开始收小龙虾哒啊?”
“现在还收的少,大收要过几天。”
“晓白啊,来屋里坐坐。”
“不了,回去还有事,下次再来。”
“晓白,明天收小龙虾不?”
“您儿去找我三弟晓风,收小龙虾的事他负责。”
“晓白,来来来,抽支烟,便宜烟莫怪!”
“谢谢!”
“晓白……”
“……”
一路上,不少乡亲热情的打招呼,江晓白同样热情的回应。
到了家,江珊坐在门登上。
“珊珊,哪闷坐在嘞里,不进屋去?”
“我等粑粑啊!”
小家伙的声音,甜甜糯糯的,显得极为开心。
江晓白的心仿佛被女儿的声音融化,化作满血复活的力量,所有疲惫都一扫而空。
有美丽贤惠的老婆,有可爱的女儿,为了让她们过上最美好的生活,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走,进去给你做饭吃。”
“粑粑,今天我们吃么兹?”
“珊珊想吃么兹?”
“粑粑做的我都喜欢。”
“那,我给你做鱼头焖饭,好吗?”
“好哇!”
昨天江晓舟捞到两条大草鱼,送给了江晓白,还喂在水桶里,今天正好拿来烧了吃。
林嘉音正好走出来,听说了鱼头焖饭,不由说道:“鱼头哪闷焖饭?鱼身呢?”
江晓白道,“鱼头焖饭是一道名菜,超级好吃。”
“至于鱼身……”
“余生有你啊!”
林嘉音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去!”
粉拳扬起,作势欲打。
江晓白赶紧闪开,脸上却笑开了花,有的时候,逗逗老婆比逗女儿还好玩。
杀鱼,做饭。
鱼头焖饭不是饭,而是菜。
做法比较复杂,但味道绝对好吃。
上一世的时候,江晓白就特别爱吃,这次有了鱼,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做给老婆和女儿吃。
在他心里,自己最喜欢的,也要分享给最爱的人。
有福同当,有难我抗。
这是一个男人的信仰。
大约半个多小时,江晓白已经做好了鱼头焖饭,喊林嘉音和江珊一起来吃。
“粑粑,鱼头焖饭,哪闷没看见饭?”
小家伙记性极好,一直记得粑粑说的是鱼头焖饭,还以为有米饭呢。
江晓白给江珊一个空碗,道:“鱼头焖饭,先吃鱼头,等风锅儿里的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再把煮好的米饭放进风锅儿里焖一会儿,那就是鱼头焖饭了。”
“好哇,我好期待啊!”
小家伙大叫着,接过空碗,从风锅儿里夹鱼头吃。
江晓白见了,生怕她夹不住,赶紧拿过她的碗,夹了半个鱼头给她。
随即,又给林嘉音递上一个空碗,“老婆,你也吃。”
两条草鱼,鱼身没有煮,就4个半边的鱼头,风锅儿里的量并不大。
“粑粑,鱼头好好吃哟。”
江珊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忘不了夸粑粑一句。
“好吃你就多吃一点。”
江晓白也总是这么回她,好像这是父女俩之间的习惯定式。
“老婆,你吃鱼唇!”
“老婆,你吃鱼眼镜!”
江晓白把自己碗里的鱼头分开,把最好吃的部位夹到林嘉音的碗里。
“我自己有,你也吃啊!”
林嘉音感觉江晓白宠自己,就像宠一个小女孩一样,有点不好意思。
江晓白却不以为意,一次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