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院中庭。
君臣二人简单客套几句,朱允炆便直奔正题,有些严肃的说道:“老将军,眼下大明已经到了危急关头,燕王兵临中都凤阳老将军应该已经知晓,若是不及时阻止,则京师危矣。”
耿炳文微微点头,并未回话。
燕王朱棣兵抵凤阳,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为去年北伐失败,皇帝朱允炆卸去了他的兵权,让他颐养天年,不用再过问朝政之事,也不用再每日上朝参与政务。
但是作为开国功勋之一,耿炳文怎么可能闲得住,他无时无刻不再关心北伐之事。
“老将军!”朱允炆又道:“请原谅朕之前的年少无知,无辜换帅,才致使今日这番局面。”
“皇上!”耿炳文闻言颇为震撼。
皇帝这是在向他认错啊,这古往今来,有几个帝王能够做到呢,虽然去年被皇帝撤换,耿炳文心里多少有些埋怨。
但是这一刻,心中的些许怨气,顿时抛到了九霄云外。
“皇上赎罪!”耿炳文躬身行礼道:“去年北伐,是老臣轻敌,致使北伐失败,此乃老臣之罪过也。”
“老将军!”朱允炆摆了摆手,道:“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今日朕亲自前来,是想请老将军,重新披挂上阵,力挽狂澜于即倒。”
朱允炆说得很真切,看不出丝毫的虚假。
本身朱允炆也没有说假话,现在他是真的需要耿炳文这样的善战老将,当然,也是因为朝廷能用的大将,要么远在边疆,要么已经投入前线。
这应天府,最为善战者,非耿炳文莫属。
“老臣定当万死不辞!”耿炳文当即拜服道。
“多谢老将军!”朱允炆很满意,好像心中有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一般,今日来此之前,他还有些担心。
按照原身的记忆,他是知道去年罢免耿炳文的事情,还有历史上对于耿炳文北伐,有过记载。
虽然很多人说,耿炳文只属于善守之将,绝非是一个善征之才,但是朱允炆可不这么认为,能随高祖皇帝南征北战,他岂会是一个善茬。
现在大敌当前,怎么可以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留着不用。
“老将军!”朱允炆朗声道:“朕现在封老将军为伐燕大元帅,即刻领精兵五万,前往凤阳与朱棣决战。”
伐燕大元帅?
耿炳文愣了一下,然后躬身道:“老臣领旨!”
接着,朱允炆又道:“此战不论生死,勿必将燕军剿灭殆尽,老将军且先行一步,朕随后便到。”
“皇上!”耿炳文急忙阻止道:“战场凶险,皇上当留守京师,平定燕乱,有老臣等即可。”
“老将军勿忧!”朱允炆道:“朕去凤阳,是为了辅助老将军建功。”
“啊???”耿炳文闻言一愣,似乎有些不明白什么意思。
心说您要不去凤阳,老臣还可以放开手脚与朱棣死战,但是您要是跟着跑到凤阳,我们还得顾忌您的安危。
这是耿炳文的担心。
但是,朱允炆却心意已决。
与朱棣的大决战,就定在凤阳,绝对不能让燕军跨过长江一步,若是让朱棣过了长江,则明廷就大势已去了。
“放心吧,老将军!”朱允炆最后笑了笑道:“朕即使到了中都,也只是走个形势,只是为了让朕的四叔,知道朕在凤阳即可,朕绝对不会干涉老将军的行军布阵。”
耿炳文似乎有些明白皇帝的意思了,所以也就没再劝阻,第二天一早,耿炳文便率领五万大军,星夜兼程直奔凤阳而去。
另一边,凤阳府的战斗已经打得火热。
数日前燕王次子朱高煦,亲率近两万步骑赶到宿州城,朱棣也已经知道,朝廷正在调集周边各镇兵马准备驰援凤阳府。
燕军孤军深入,加上朱高煦这一万多人,朱棣手上只有三万骑兵,数千步兵,以及百余门火炮。
时间现在对于朱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打下凤阳,就可以重创朝廷兵马的士气,到时候无论是退兵还是继续南下,都对燕军有利。
若是等到朝廷各镇兵马赶到,则燕军危矣。
可是,一连攻城数日,凤阳城却纹丝不动,双方连日来主要是依靠火炮互射,期间燕军虽然也有多次冲锋,但是也无法攻破凤阳城,反倒是让燕军折损了数千兵马。
...
十二月十三日,傍晚。
燕军大营!
朱棣脸色铁青,连日攻打凤阳未果,而就在这个时候,丘福所部万余人,也被盛庸等人,给赶到了凤阳与朱棣汇合。
从出征时的十三万大军,到现在朱棣手里,就剩下四万余兵马,而且他们已经深入腹地。
现在他们想要退兵,似乎也没有了希望。
继续向南,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可是——
朝廷的兵马,却越来越多,凤阳城郭英所部还有六七千人,两日前耿炳文又率领五万兵马驰援,如今盛庸、铁铉、徐辉祖三人供给近十万人马,又从山东追赶丘福也到了凤阳府。
“四万对十六七万!”朱棣沉声道:“我军又要面临残酷的考验了!”
“父王!”朱高煦笑着说道:“朝廷就只有十六七万人而已,父王当初起兵时,我燕军只有府兵八百,不也将数十万朝廷兵马打得丢盔弃甲吗,哈哈哈!”
“二公子说得对!”丘福附和道。
“嗯!”朱棣微微点头,道:“本王自然不会惧怕朝廷兵马人多势众,只是我军孤军深入,若是迁延日久,就会对我军不利。”
众人闻言,皆是附和点头。
这是事实,如今燕军主力全部深入凤阳府,而且四面八方全是朝廷的兵马,若是不能快速攻占凤阳府,则燕军危险很大。
“传令下去!”朱棣突然高声道:“明日开始强攻中都,三日内必须破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