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三关军> 第645章 征召新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5章 征召新兵(1 / 2)

“什么,青岚府沦陷了?”

云生知道青岚府迟早都会沦陷,但是却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云生立即起身,来到遵阳府,见到名秀,详细打听一番,这才明白了青岚府为何如此快速地沦陷。

原来,自大德王朝占据遵阳府之后,金鹰王国在镇南关方向面临的压力一时大增。

为了防止大德王朝与大越王朝两侧夹击,金鹰王国迅速撤消了对镇南关的包围,并且后退了百里之地,挖沟筑墙,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势。

有道是西边不亮东边亮。

金鹰王国撤退了在镇南关方向的兵力部署,但是却将从番粤府调集而来的15万大军投入到高桥府和北溪府两地的战场之中。

金鹰王国自东向西进攻,先是攻陷了高桥府,再是攻占了老君府,从东、南两侧对青岚府形成了包围之势。

在十月底,金鹰王国兵分三路,从松蕉、北溪、老君三府同时对青岚府发起攻击。

双方调集重兵,鏖战于青岚府。

在空中鸟人、兽人先锋和金鹰铁骑的共同打击之下,大越王朝兵败千里,放弃青岚府城,最后固守于镇南关一地。

名秀唉声叹息地说道:“当时,金鹰王国与大越王朝鏖战青岚府之时,我和镇南王都建议出兵相助大越王朝。

但是,陛下生怕损兵折将,命我等固守兰芽古道,以此错过了一次呼应大越王朝,歼灭金鹰王国有生力量的好机会。”

云生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如果当时大德王朝能够出兵镇南关,与大越王朝一同抗击金鹰王国,也不致于大越王朝孤军作战,最后丢失青岚府。”

名秀点头道:“是啊,大越王朝和大德王朝双方虽然表面联盟,但其实都是各怀心思,一家防着一家,只为自己,不为他人,却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云生听后,微微一笑,他听懂了名秀的意思。

名秀的这段话完全是说给自己听得,这是要让自己借鉴前车之鉴,让三关军与大德王朝联盟,共抗金鹰,以免唇亡齿寒。

云生却是装作不懂,说道:“如今的局势,大德王朝也只好加强兰芽古道的防守,拒守遵阳府了。”

名秀点头道:“是啊,如今在兰芽古道,镇南王已经部署了10万大军,挖掘修筑了十余道壕沟和城墙。”

云生点头,“如此便好!”

告别名秀,云生回到云成府,心中产生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一旦大越王朝灭亡,金鹰兽人就会紧接着攻打遵阳府。

若是遵阳府再次失守,那么金鹰兽人的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最后一个目标,必然就是我们仅存的三关军了。”

“如今三关军仅有11万大军,而且分居昆郎盆地和云成府两地,兵力分散。

而且,三关军虽然有11万大军,但其实真正的作战力量只有肃泰所属的第二军、峻峰所属的第三军以及略经天所属的预备骑兵旅7万人马。

而金鹰兽人却有50余万大军,这却是如何抵抗?”

“看来现在也该到扩兵的时候了!”

云生思前思后,衡量三关军目前的装备数量和粮草储存的数量,决定在云成府开始征兵。

“云成府地域广阔,有人口约50余万户,300多万人,征召5万新兵,即不影响百姓的耕种,而且目前储存的粮食也能供得起大军的开销。”

主意已定,云生叫来月掷钊,叫他立即起草征兵榜文。

云生道:“凡征召的新兵,月饷一两,家中免去所有的赋税。另外,还有三个条件:

第一,年龄必须在18周岁至25周岁之间。”

第二,家中必须是兄弟二人以上,独子者不招。

第三,凡是习武者,擅于奔跑者,臂力巨大者,会骑马射箭者,优先征召。”

月掷钊答是。

云生又思考片刻,说道:

“另外,还有几件事,你记一下:

第一,新兵训练大营,就定在潜江堡的兽人大营。那里以前居住着5万兽人大军,足以容纳所有的新兵训练。

第二,你叫略经天派出650名将士,分赴除过云西三县以外的十三县,组织征招新兵事宜。

第三,你叫略经天和烨新桥派出2000名身体板正的将士作为新兵教练员,于十二月初到新兵大营集合,组织新兵训练前的各项培训工作。

记住,大肚子的和罗圈腿的不要。

第四,你通知度伯,让他迅速准备5万新兵的粮食和武器装备。

第五,你让守道信从后勤装备保障旅派出1000名炊事人员保障新兵的伙食。

第六,你现在联系云成府所有的布衣店,召集所有的裁缝,加紧赶制5万名新兵所需的衣祙鞋帽和床褥棉被。

另外,5万名新兵所需的衣祙鞋帽和床褥棉被数量有些巨大,仅凭裁缝难以完成。

你可以将这些任务分发给各个县衙,叫他们发动所有的妇女,规定好尺码,可以拿到家中制作,然后我们按照每套衣祙鞋帽和床褥棉被的价格进行购买。

第七,新兵训练工作所有的准备工作务必于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于明年正月初一,全面展开新兵训练。”

月掷钊领命,立即起草征兵榜文。

五日后,征兵榜文在云成府十三县张贴,众百姓看罢,纷纷举手报名。

“月饷一两,一年便是十二两。如此即便是全家不耕不种,也足够一家人生活了。”

“是啊,而且还免去家中的所有赋税。”

“我听说云生都统用兵如神,爱兵如子,每次战斗伤亡率都很低啊!”

“我家中有三子,二子今年二十三岁,正好符合征兵年龄,要不让我家二子去参军吧!”

……

众百姓看后榜文,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各县的县衙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