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议事厅。
这里聚集着大楚王朝过半的高品文臣,一颗陨石砸下去,大楚王朝就可以改朝换代了。
“我想各位都知道这次议事的内容..你们都是什么看法。”
苏子修开口之后,很久都没人开口,最后还是户部尚书赵公尤忍不住率先开口。
“丞相,你为什么在继位大典上那么侮辱皇室颜面。先帝对我等都是恩从再造,先帝驾崩之时也是对您情深意切。您是先帝的托孤之臣啊,为何..为何如此啊。”赵公尤重重叹了一口气。
赵公尤本是已经亡国的魏国之人,因仰慕先帝李玄德的“德行”,加入大楚为官。后被引入丞相集团,因先帝看中和丞相集团的帮助,顺风顺水的当上了户部尚书。
不过比起他所在集团的老大,他好像更加尊重先帝。
“赵尚书此言差矣。”礼部侍郎孙庐站了出来。
“当今陛下年幼无德,正是需要丞相辅左的时候。现在将传国玉玺传给陛下,不出数年大楚王朝便会重新成为那个楚国。”
“一派胡言,陛下素有早慧。如今内有丞相、太师辅左,外有留王镇守疆土,加之四大将军掌管国内兵马,一派蒸蒸向上之势。”赵公尤立即反驳。
“如今陛下威望不足,四大将军包藏祸心,留王对新皇也早有不满。如果不是丞相执政,大楚已有取祸之道。”孙庐也是毫不相让。
孙庐也是原魏国士子,和赵公尤互为好友一同前往大楚为官。而魏国正是被大楚灭的,孙庐对新皇如此当然不是因为什么亡国之恨,而是因为他孙家在那场王国之战中差点灭族。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国家是如何都比不上家族的。原本盛极一时的孙家瞬间惨澹至极,孙庐可以说是对先帝恨极了,现在有机会了恨不得对皇室多踩几脚。
“好了,”苏子修在赵公尤再次反驳之前打断了争论。
“四大将军忠于大楚,孙侍郎不可胡言。而留王是先帝一母同胞,皇室宗亲的事自然不是我们需要置喙的。”
“是,丞相。”
孙庐老实的遵命,赵公尤反而不甘的挥了一下手臂。
“成仁,你是什么看法。”
“成仁尊重兄长的选择。”苏成仁是苏子修的堂弟,如今身居吏部尚书朝中重臣。
“成乾唯兄长之命是从。”
苏成乾也是苏子修堂弟,是丞相集团唯一掌握兵权的存在。
先帝虽说对苏子修看重信任,但也是没有完全放心。一直不肯让自己掌握兵权,什么一纸相令调动全国半数兵马,那是在战时。如今先帝驾崩,恐怕即便是大楚即将亡国自己也掉不动一只兵马。
还是自己使用了一些小伎俩,和朝中的一些重臣进行了一系列利益交换。才让自己这个素有武略的堂弟成为威武将军,领幽州兵事。
幽州是大楚发家之地,不算京城的十万禁军,还有着二十万精锐。军队数量远超其他州,装备也是更加精良,即便是边疆大州也不一定比得上幽州。
原本贫寒的苏家,因为苏子修,苏成仁,苏成乾三兄弟有成为门阀的趋势。而统领天下文臣,领二十万精锐兵马的丞相集团也成为了大楚除了皇室之外的最大权力机构。
不过,现在这个集团好像在方向问题上存在分歧。
有丞相的死忠团体,坚决执行丞相命令,拥护丞相。
还有赵公尤这样的近皇党,比起丞相,他们更加忠于皇室。当初加入丞相集团只是因为丞相当初并没有其他心思,感觉在苏子修带领下大楚会更加昌盛。
还有就是孙庐这一类,原先是忠于皇室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对皇室产生了芥蒂,更加亲近丞相。
“诸位,之前我与诸位都是因方向相同志趣相投,才相聚共事。如今大家政见不同,苏某也不强求。倘若大家还念着之前共事的情谊,那就留下参加相府的夜宴,如果各位要走,苏某也不拦着。”
“哼!”赵公尤拂袖离去,其后还跟着几个人。
“今日苏某把话说清楚,出了这个门,可别怪苏某不念旧情。”
赵公尤几人稍微停顿了一下还是走出了相府。
当夜,丞相府内觥筹交盏。
不过赴宴的大臣并没有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诸位同僚,”苏子修举起手中的酒杯,其他官员也跟着举起酒杯。
“今日,留在我府上的都是我苏某的亲信,苏某保证诸位绝不会后悔,我敬诸位。”
接下来无非是一些群臣表忠心,丞相画大饼的话。言语交错之间体现了一个君臣和睦...不对,是群臣和睦,苏子修还没有篡位呢,用错词可不好。
酒足饭饱之际,苏子修对着孙庐说
“孙侍郎,我听闻你有个嫡亲的弟弟在翰林院修书。”
“回丞相,下官的弟弟孙学民时任翰林院编修。”孙庐赶紧起身回话。
“户部侍中暂时空缺,我会向陛下举荐他去户部任职。”
“谢丞相。”
户部侍中可是正五品的实权官职,怎么可能空缺。可是原户部侍中在这个夜宴前离开相府了,估计这个职位可以很快空缺出来。而且这个职位本来就是丞相集团的,其他势力也不好插手,不然容易惹一身腥,谁不知道户部是丞相在全权掌控,虽说户部尚书有点不听话了。
夜宴结束之后,各位大臣也都回到各自府邸。
这次算是初步稳定了丞相集团内部的安定,将来可能不听话的都已经退出团体了。留下来的可能也有着别的心思,但这些人不大可能违背自己的命令,这就足够了。
不过这个户部尚书有点难搞啊,这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官职。正二品的实权大官,动起来可不是自己集团内部可以轻松决定的。那四大将军可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