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玄幻魔法>剑来> 第七百九十五章 酒中又过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五章 酒中又过风波(8 / 9)

顾璨轻轻摇头。

得不偿失。

韩俏色就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郑居中说道:“愿意动脑子,总好过不动脑子。”

韩俏色长呼出一口气。

傅噤说道:“如此一来,且不说未必能成,就算成了,陈平安这笔买卖,别说赚,是大亏。张文潜本就是骨鲠书生,对陈平安,甚至是对整个文圣一脉,都会有些意见。”

顾璨说道:“所以绝对不能绕过张文潜,尤其不能去找苏子。解铃还须系铃人。”

郑居中眯起眼,“否定他人,得有本钱。”

傅噤早有腹稿,说道:“张文潜极为仰慕剑气长城,与元青蜀是莫逆之交,陈平安就用酒铺里边的无事牌,只取元青蜀留字那一块,就当是让张文潜帮忙带回南婆娑洲大瀼水。”

郑居中摇摇头:“只是下策。还是会留下刻意雕琢的痕迹。”

至于韩俏色所说,乱七八糟,乌烟瘴气,都不算计策。

顾璨在脑海中迅速翻检张文潜的所有文章诗词,以及肥仙与先生苏子、众多好友的唱和之作,灵光一现,说道:“苏子文采无匹,在学问一途的最大功德,是破除了‘诗庄词媚’的尊卑之分,让词篇摆脱了“词为艳科”的大道束缚,那么百花福地的凤仙花,是不是就可以视为天下草木花卉当中的词?张文潜你不是将凤仙花视为“艳俗”、“菊婢”吗,这与当年祠庙的‘诗余’处境,被讥讽为艳情腻语,何其相似?陈平安是不是可以由此入手?”

郑居中笑道:“中策。不出意外,陈平安会这么做。他不会选取上策,因为会显得他太聪明,某些有心人,会心生忌惮。所以是解决此事的上策,却是陈平安整个修行道路上的下策。”

鸳鸯渚那边,陈平安果然答应帮忙。

只是与那凤仙花神收了一袋子谷雨钱,作为定金,没有收下那袋子价值连城的凤仙花种子。而且双方约定,如果最终无法帮上忙,就会退钱。这让少女有些犯迷糊。先前酡颜姐姐,不是说此人是个财迷吗?而且好像近距离看着这位青衫剑仙,他和颜悦色,眼神温煦,很读书人哩。

郑居中说道:“真正的中策,与顾璨所说,还是有些差异的。”

傅噤看着画卷当中的那一袭青衫,是这位小白帝,第一次真正重视此人。

首先帮了一把凤仙花神,有大道之恩。

其次给了酡颜夫人一个不小的面子。

为何百花福地花主身边,除了四位命主花神,独独带了少女花神?自然是花主娘娘对这个小姑娘,最宠溺心疼。

所以陈平安与花主娘娘,结下一桩不小的善缘。

第四,张文潜非但不会恼火,只会欣慰,读书人之间的切磋学问,作为文圣一脉的关门弟子,竟然能够如此亲近先生一脉学问。难怪可以让好友元青蜀在酒铺留下那块无事牌。

第五,隔着十万八千里,此人都能吹捧一通苏子。

一举五得。

被人求着帮忙,本来是一件麻烦事。

结果到头来,好像出手帮忙之人,反而得了一连串的天大便宜?

傅噤突然笑了起来。果然被师父说中了。

那个陈平安,竟然没有按照顾璨看破的脉络去行事,而是选择以心声直接与凤仙花神道破天机。

也就是说,肥仙和苏子那“两得”,年轻隐官选择直接不要了。

顾璨会心一笑,“懂了。这就是你经常说的‘余着’!”

韩俏色瞥了眼画卷,撇撇嘴,说道:“这种年轻人,我可惹不起。”

顾璨说得对,这个大难不死得以返乡的年轻隐官,不但适合剑气长城,而且一样合适白帝城。

顾璨笑容灿烂道:“师姑,别去招惹陈平安啊,真的。”

不然你肯定会输给陈平安,还会死在顾璨手上。

韩俏色点点头,“招惹他作甚。他是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了。他认不认,是他的事情。”

她收起化妆镜和那堆瓶瓶罐罐,转过身,问道:“顾璨,妆容如何?”

顾璨说道:“增色三分。”

韩俏色笑问道:“比那青神山夫人和福地花主?”

顾璨说道:“在我眼中,是师姑好看些。在天下人眼中,应该都是她们更好看。”

韩俏色斜靠门柱,笑眯起眼。

因为顾璨此语,确实真心。

所以她才会开心。

不然花言巧语,哪个男子不会,来她这边说说看?敢调戏白帝城韩俏色?找死吗。韩俏色又不是没有亲手打死过仙人。

郑居中笑道:“独木桥,大道之争?人心狭窄不如酒杯宽而已。路总是要越走越宽的。”

郑居中抬起头望向门外,以心声微笑道:“陈先生,还有没有想要对顾璨说的话?”

门外街上,陈平安笑答道:“没有了。郑先生的传授道业,已经炉火纯青,晚辈与于樾一般境地,无话可说。”

郑居中站起身,与傅噤几个说道:“你们几个都留下。”

郑居中身形蓦然出现在宅子门口,与陈平安笑问道:“一起走趟问津渡?”

陈平安笑着点头,“有劳郑先生。”

这一天。

郑居中与一袭青衫,两人并肩而行,共同游历问津渡。

就成了一件比鸳鸯渚两位飞升境厮杀一场更震撼人心的事情。

白帝城城主郑居中,好像是主动现身大门外,去见那个外人?

在那之后,还是那一袭青衫。

他从问津渡消失,现身在鳌头山,最终手里拎着一个邵元王朝的蒋龙骧,御风去往文庙所在的城池,将那个德高望重、上了岁数的读书人,随手丢在一处地上,正是当年文圣神像被搬出文庙后的破碎之地,曾经被一拨读书人吐完了唾沫,再打砸殆尽。其中就有蒋龙骧,最为义正言辞,当时好像还拿出了一篇措辞雄浑的檄文。

陈平安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