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一百七十九章 真的苦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一百七十九章 真的苦啊(1 / 2)

除了银鱼,还有一道特色菜就是醉虾。

醉虾用的是邛海里的小湖虾,养在清水里吐干净泥沙后捞入大玻璃碗中,倒入白酒盖上盖子,等小湖虾醉晕后拌上酱油、糖醋盐姜葱蒜等调制,夹到筷子上的时候虾还在动弹,吃的就是一个生鲜。

还有油肉,油肉初期的做法和夹川腊肉差不多,也是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前夹肉等用香料和盐进行腌制,腌制完后风到表面干燥。

夹川加工的下一步就是进熏棚熏成腊肉,而这里和雅州的做法则是切成一斤半左右的肉块,入油锅油炸,进一步除去水份后连肉带油放入坛子里,需要吃的时候或煮或蒸搞上一块。

这个肉特别好吃,口感和腊肉不同,有点接近红烧肉的软糯。

除了这些汉族特色菜,宴席上还有几道彝家的特色菜品。

就好像尔比尔吉所说的,“没有杆杆酒说话没有精神,没有坨坨肉不像招待客人”,彝家首屈一指的招牌菜当然就是坨坨肉。

坨坨肉是用三十斤以下的小猪制作而成,将小猪杀后放到火堆里烧得黑咕隆咚拖出来,刮去毛茬洗净剖膛,将肉切成一二两的肉块,清水煮熟。

煮的时候不加任何调料,煮到七八成熟后捞出来放到簸箕里边,撒上盐、辣椒面、花椒面、木姜子酱等佐料翻簸,待到每一块肉块都沾满了调料,就可以上桌了。

还有一道菜是凉拌树胡子,这道菜周至在联和乡就已经吃得多了,这其实是一种地衣类的植物,是一种丛林菌类和藻类的共生体,在古代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松萝”,“女萝”,传说称其服用能够延年益寿,和黄精,何首乌一起,都给传说成半神话了。

其实这个就是山边普通一道菜,烫一下晒干,吃的时候用水泡发,然后加入碱水继续浸泡去除涩味,捞出来挤干水份凉拌起来,就是一道爽口小菜。

当然了,真正的待客彝家菜也不能太多,很多菜色调味比如坨坨肉里用的木姜子,凉拌树胡子里的薄荷叶,带有回苦味道的苦荞粑粑沾蜂蜜,外来的客人不见得就吃得惯。

好在清炒牛肝菌,老母鸡炖菌菇,柴火烤乳猪,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可其美味。

“等再过两个月凉山才开始出菌子。”李玉堂热情地给周至介绍菜品:“现在只能用水发干品代替,你随便尝尝。”

“这个鱼是邛海的野鱼,平时除了宾馆和对面小渔村少量捕捞外,只有开海才能打鱼,到那个时候你们一定回来玩,州里热闹得很。”

“肘子好像还挺习惯我们这边的饮食的。”刘美娥笑道:“油炸爬沙虫也不怕,我这土生土长的凉山人都不敢吃。”

“来吧,我们先一起喝一杯,欢迎像肘子这样的大学生来我们这里找项目,提建议呀。”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真要调查一个人,以刘美娥和李玉堂在系统内的资源,其实也并不难。

周至毕竟还是学生,虽然自己刻意低调,但其实在蜀大已经相当的出名了。

当然不同的人群里,他出名的成就还不一样。

在中文系里,他最出名的就是代替辜老给大家讲授选修课《甲骨文鉴赏》,然后是准备在两年里修完本科,第三是一直有带分量的论文在发表。

在计算机系,他最出名的是提出了瀚文大字库的设想且使之成为现实,并且基于这个研发基础开发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工具,指出了几个有价值的研发方向,最终发展出了一个同海外it巨头们都有业务往来的科技公司。

在历史系,他是修复纸本和绢本文物的高手,修复了不少校内重要文物不说,还捐赠了博物馆好些文物,还帮助故宫,国博,荣宝斋,甚至在海外都展示过技艺,给蜀大博物馆挣了好大的名声。

其实这些还只是不太了解内情的人的普遍印象。

刘美娥是教育系统的人,她询问的人能够告诉她的内容当然就更多,比如蜀大的几栋现代化大楼,是他通过关系化缘得来的。

比如微软和ib的实验室,是他通过unide组织和李乐山的关系联络来的。

比如蜀大最近刚刚拿到的两个大彩头——静嘉堂数字图书馆项目和《儒蔵》项目,是他的功劳。

他的论文里边最有分量的一篇压根不是中文系的东西,而是《软件工程管理》和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发出的工程管理软件。

三峡文保基金是他联络成立的,还以此为借口让蜀大博物馆得到了大笔捐款,直接飞升了一个档次。

而捐款成立基金会的那些人,基本可以理解成他背后的关系户——安盛基金、启严集团、宏盛集团、金安集团、锦里集团、华虹集团、周六嬢食品集团、恒星超商、瀚海艺术品公司……

要不就是了不起的老字号,要不就是风头正健的新企业。

而李玉堂也通过州工商局的同志,通过刚刚投产的“全省工商企业联网核查系统”,查询到了周六嬢副食品集团的法人代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