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六百六十六章 没骨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六章 没骨绘(1 / 2)

老爷子也是大行家,张口就报了出了两项和真品不同的特征:“所以除了釉水,别的还是没能逃出雍正彷品的局限。”

“那就还是彷造的水平不高?”余三哥在一边听得云里雾里,见两人挑出了一堆的毛病,开口问道。

“哈哈哈哈哈……”余老爷子和周至就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乐得前仰后合,笑得余三哥和小六姐莫名其妙。

笑了好一阵子,周至才捧着肚子:“余三哥,历朝历代彷宋代五种御贡瓷器,彷到雍正年间算是达到了顶峰,再往上突破任何一点,都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虽说建国瓷是集中全国力量为建国献礼,但也要考虑成品率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改胎改窑温改釉料配方才能够做得到。”

“可这些全都改了,彷出来的东西就不像了,如何又保证成品率,又保证彷品能够以假乱真,这就是难点。”

“那要是我不追求成品率,专注于追求彷得像呢?”余三哥硬抬杠。

“这就有涉及到时间成本了。”周至笑道:“我们先不说瓷胎土配方的还原和釉色配方的还原,单说一个土法陈化工艺,都不简单。”

“为什么刚刚我们说香灰胎?那就是宋瓷胎土的特点。”余老爷子知道三哥和小六姐听不懂,于是耐心解释:“古人不像现代人有诸多的提纯工艺,他们制作瓷器用的胚土,就是采矿,焙烧,粉碎,除杂的工艺就是水漂,抟泥。”

“然后制作成泥砖,放到阴凉的地方码放起来,一放最少就得三五年,多的要十几年,几十年,让其中发生一些缓慢的化学反应,让杂质分解。”

“没过一段时间,作坊会将这些陈泥取出来,和新泥混合,再重复这样的工序。”

“这样的泥制作出来的瓷胎,可是能拿给你随便造的?”余老爷子笑道:“还不追求成品率,癞蛤蟆打呵欠,好大口气!”

“这还只是胎土的一例。”周至说道:“其余的釉料,窑口形制,用柴,烧造时节,控火控氧工艺等等,要将全套古代工艺都摸索出来,再以古法不计成品率地烧出和古瓷完全一致的瓷器来……那纯粹是自讨苦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无论哪朝,都走的‘以新彷旧’的路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岛国的蚂蝗绊龙泉青瓷大碗。”

“这又是什么故事?”余三哥这才发觉这行当的学问太大了。

“明代最强盛的时期是哪个时期?”周至问道。

“那当然是永乐。”余三哥说道。

“永乐年间,现在的岛国上有个幕府大将军叫足利义政,得到了一个最早供奉在南宋临安育王山寺庙中的青瓷碗。”

“但是这个碗已经在日本传承了两百年,出现了一条大裂。”

“足利义政感觉非常遗憾,于是趁派遣使臣的机会,将碗带来了中国,请求明朝政府重新烧造出一只一模一样的来。”

“永乐帝询问了官员,让他们寻找名匠满足足利义政的要求,然而询问了一大圈,答桉竟然是工艺已经失传,永乐朝的匠人,竟然烧造不出那样釉色的大碗了!”

“于是永乐帝只好命人用锔钉将那碗修补了一番,将之送还岛国,因为留在碗上的焗钉形如蚂蟥,故而在岛国被称为‘蚂蝗绊’。”

余三哥听得啼笑皆非:“真的假的?一只碗这么大阵仗?最后还彷不出来?还那焗钉锔了送回去?”

“真的呀,江户时代的儒学家尹藤东涯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叫《蚂蟥绊茶瓯记》,专门记录了这件事情。”

“古时候的文人都喜欢编故事。”余三哥还是摇头:“这也太夸张太好笑了……”

“可是这不是故事啊。”周至笑道:“这东西现在就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边,岛国将之当做国宝的。”

“啊?”余三哥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了。

“所以说复原工艺的难度远大于复原成品的难度,那条路是很难走通的,南宋到永乐就三百多年,封建王朝的技术迭代还非常迟缓,就这样工艺都复原不出来了。”周至将手一摊:“所以三哥,知道这件瓷器烧造的难度了吧?”

“那这件瓷器值多少钱?”

“俗气!”余老爷子斥道:“这物件儿还是放我那儿去吧,我那里有间屋子锁着的,哝哝捣不了乱,还有一件是啥?”

“本来琮式瓶是准备送给小六姐的。”周至打开另外一个小得多的锦盒:“给您老的是这件。”

在余三哥和小六姐的眼中,周至拿出来的就是一个办公室常见的白瓷杯,唯一差别就是瓷杯上的桃花,嫩叶和小鸟怪好看。

“这是……”纵然余老爷子见多识广,都没见过这东西。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