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但是~
人类必须统一语言,顺带统一民族。如果语言无法沟通,民族习性不同,势必会再次爆发战争。那么,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浪费。
那么,该用哪种语言呢?这也决定了民族的未来。有两种选择,曾经世界上最通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曾经世界上母语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这是两种文明的缩影,西方体系与东方体系。
英语。旧纪元的古英国,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伴随着大航海,占领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号称“日不落”帝国。英语也因此在世界扎根……但是,现在是新纪元,国家与民族不复存在,曾经的辉煌…不值一文。大家更看中的是其价值,其文化素养。
汉语。旧纪元的古中国,曾经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大国,四大文明古国仅剩其一,至少5000的文化底蕴,且辐射周边各国。号称华夏大地“炎黄”子孙……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众人对此很是看重。旧纪元,世界各国对其很是忌惮,同时又很羡慕,求而不得便是嫉妒。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点:自强不息。在神话故事中,燧人氏钻木取火,大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不入,精卫衔草木以填沧海……而在西方神话体系中,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灾难来临之时乘坐诺亚方舟逃生……偷窃和逃跑是不耻行为,西方却将之写进神话,这很难树立起民族的脊梁。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大统一性。北方黑龙江一带,南方云南一带,人类的生活习俗完全不同,也无法用方言交流,但是,双方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后裔,也认可彼此……这在其他国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这理应分裂成两个不同的民族,各自独立生活。
新纪元,人类分散于欧洲沿海岸,亚洲华北平原,美洲大平原。三者彼此间隔着茫茫大海,很难日常沟通,长久以往,可能会分裂成三个民族。人类非常需要“大一统”的概念,确保能够互相认可,而不是相互敌对。
但是,古中国的控制欲太过强烈。朝堂上是君君臣臣,家庭内是父父子子,权力高度集中,等级异常严格,压抑到让人难以呼吸。对自由思想的禁锢,底层百姓剥削尤为严重。新纪元,人们对此胆战心惊,担心有人“中毒太深”,再次横扫六合。
再浓厚的感情也经不起战争的摧残,再无瑕的玻璃也经不起反复的试探。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苦海无涯,有人出生就在争渡。争渡而来,争渡而去。争渡的度过一生,却终究不得解脱。这样的争渡,有什么意义?
这时,需要西方价值观的调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虚无缥缈之物,不要也罢。爱是真的,性是真的,死亡是真的……金钱地位和名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莫强求!
但是,西方观念太过“自由”,也需要东方观念里的“规矩”来平衡。比如古美国,号称“自由平等”,足足拥有97种性别!这种文化冲击太过震撼……如果性别无法被定义,那么母亲究竟是男是女?
新纪元,人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融合不比堆积木,岂能东拼西凑。那样只会得到四不像,且并不牢固。最好的方法是主次分明:用一个底蕴极其深厚的文化做根基,去包容其它文化。这时候,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呼之欲出。
新纪元,人类站在文明废墟上,原谅彼此的过去。国家与民族不复存在,一切是新的,没有政治冲突与文化矛盾。幸存者以继承者的身份接受两种文明。
中华文化为骨,西方价值与东方价值共同构建肌肉,拼凑成一个“人”。也便是新人类文明。
——
讲一讲汉字的优点。
字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这是其他语言不具备的。
外观上看,“山”就是高山巍峨的形状。然后是“火”,字形便是燃烧的火苗。“人”就是一撇一捺。“羊”看起来是羊头脊柱加上肋骨。“鱼”能够看到鱼头鱼身还有鱼尾。“羽”字像是两片贴合的羽毛。
读音上讲,“咽、喉、鼻、唇”四字,发音部位与含义刚好对应。读“方、圆”,嘴巴刚好是一圆一方。读“大、小”,嘴巴也是一大一小。读“前、后”,舌位也是一前一后。读“绳、线、丝”,可以感受到气流越来越细。读“呼、吸”,气体也是一出一进。
意境上品,前面出现的“巍峨”二字,都是山字旁,很容易与山相互联系。前面出现的“燃烧”二字,同样是火字旁,很容易便联想到火。再者是“水”,与水有关的,基本都是水字旁,如江河湖海之类。有人抬杠,“沙漠”没水。的确如此,但是沙漠二字中的“少莫”,本意就是缺失。缺失水分,不就是沙漠嘛……
意境上继续品,“武”为止戈二字,象征着习武的意义是停止战争。“國”为一口戈,外加方框,意味着用武器来保家卫国,后来改为“国”,寓意化干戈为玉帛。再比如:日月为“明”,双木成“林”,大力为“夯”,不好为“孬”。
描述相同的含义,汉字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