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前院除了东西厢房和东西耳房之外,还有着一排三间倒座房。
其中一间倒座房里面没有住人,另外两间里面安排了一家五口的姓魏的一家。
这家姓魏的人家值得说道说道。
老魏家可是除了后院老刘家和前院老阎家之外,男丁最多的一户人家了。
同样有三个男丁,大儿子魏建党,二儿子魏建国,三儿子魏建业,这仨儿子还都不差。
大儿子魏建党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的就是一些政策的推广和宣讲,属于宣传口的人员,因为是中专毕业直接分配的缘故,所以到了街道办就拿了24级办事员的工资,不过不巧的是,他并不隶属于南锣鼓巷这一片的街道办,而是在前门大栅栏那一片的街道。
二儿子魏建党跟唐忠国差不多年纪,现在是中专在读第二年,在四九城机械专业学校读,差不多出来就能进入轧钢厂当技术员了。
三儿子魏建业比唐忠国能小个两三岁,现在初中在读,而且学习成绩可是真真的不错,尤其是跟唐忠国同在距离南锣鼓巷不远的细管胡同第五中学读书,算得上学校里面的风云人物了。
因为老魏家是双职工家庭,老魏和他大儿子魏建党加起来一个月工资最起码能有个70左右了,所以他们对小儿子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毕竟家里已经有两个中专生了,院里第一个读大学的是唐忠国的二哥,他老魏家就要出另一个大学生。
这倒座房的另一家就略微有点子神秘了,家里就住一个人,每天早出晚归的,也不怎么跟大院里面的人交流,毕竟是在唐父唐母走了之后才住进来的,所以唐忠国也是仅仅跟三大爷阎埠贵打听过这个人。
一早,院里还有几个碎嘴子怀疑过这个人的身份,以为深居简出的行为,很有可能是一个敌特人员。
后来,消息传到了街道办之后,街道办的王桂华王主任也是特意来了一趟院子里把这个人的基本信息跟大家说了一声。
这个人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战斗英雄,虽然是正常转业下来的,但是并没有安排什么工作,现在也是靠着以前的退伍金过日子。
虽然这位铁军同志可能级别很高,但是这已经三年过去了,他那点退伍金还不知道剩下多少,到现在也是没见过他有任何找工作,或是跟邻居交流的意向出现。
也就导致现在邻居见了他也是自动忽略很少打招呼,有时候开的全员大会,他不来也没人奇怪。
说完了前院这八户人之后,说说中院。
中院因为东西厢房比较大的原因,厢房都是被拆分成了两户的。
东厢房住的是傻柱那个看上去极其营养不良的妹妹何雨水和一大爷易中海两户。
东厢房住的是神偷世家贾家和在厂里面开车的老牛家两户。
而正房旁边的耳房则被一分为二,住了一户已经是老姑娘的姐妹俩和一个姓林的老头。
刨除贾家何家和易家不谈,这三家只要是看过四合院相关小说电视剧的看客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
老牛家因为是厂里面的运输队的驾驶员的缘故,经常见不到人,主要还是老牛为了多挣点长途补贴,只要有长途的活,他肯定第一个报名。
毕竟,老牛家现在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男孩,老牛还要考虑以后给这俩男娃找媳妇的事,所以趁着身体还可以,尽量得多干活。
老姑娘的姐妹俩就不叫有意思了,他们家并不是一个姓,貌似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所以一个姓陈,一个姓黄,俩人也并没有正式工作,同在纺织厂干着临时工的活,主要是负责分拣一些残次品布料的。
所以虽然她们姐妹俩挣得并不多,加起来一个月不足40块钱,但是不少残次品破布头可算得上是她们俩的福利的,这也导致她们俩生活过得并不差。
然而,这种中院里面就是有人看她们俩姐妹不顺眼,这个人就是贾张氏。
其实,在唐忠国的记忆里面,年轻时期的贾张氏并没有现在的嚣张跋扈。
一是,因为她是农村人进城的原因,对什么事都不熟悉,所以性格没放开。
二就是,原来贾东旭的老爹,贾德仁还在的时候,有人压制她。
老贾对贾张氏可是真的打,而且打的时候经常就不被人,这边贾张氏跟院里的老娘们正唠嗑呢,那边老贾就因为做得饭太凉,没吃上热乎饭上来对贾张氏就劈头盖脸一顿打。
要知道,老贾生前可是采石场工人,整天玩石头的他那手劲可比后院锻工老刘要猛地多得多。
要不是老贾在55年的时候,因为采石场爆破误差导致被埋在下面的话,贾张氏估计现在还是保持着刚来时候那种唯唯诺诺的样子的。
自打那之后,贾张氏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成天谁也看不上,看到谁都要怼上两句,仿佛在报复整个院里面的人,中院被怼最多就是陈黄姐妹俩。
中院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