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警询问他案发当天在哪里时,唐某眼神闪烁,犹豫了一下后撒谎说自己在麻将馆看别人打牌。
可警方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当天麻将馆根本就没开门,他的谎言不攻自破。
民警在与唐某交谈时,又敏锐地注意到他的大拇指被纱布包裹着。
那纱布有些破旧,隐隐还能看到渗出来的血迹。
民警怀疑他是在抛尸过程中被山洞周围的藤蔓刺伤的,可唐某却急忙辩解说是在打麻将的时候不小心划伤的。
他的解释显得十分牵强,漏洞百出,每一个回答都让他显得愈发可疑。
但遗憾的是,警方目前还没有掌握能够确凿指向他的证据,案件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就像一艘在茫茫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方向,只能在原地徘徊,等待那能够穿透迷雾的关键线索出现。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但目光锐利的老民警陈星辰站了出来,他在警界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得如同一个装满宝藏的宝库。
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凶手可能是暂时去了外地的本村人。
这个想法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案件僵持不下的阴霾,为警方的调查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迅速展开行动,如同勤劳的蜘蛛编织大网一般,全面而细致地走访调查了 30 多位符合条件的人员。
这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每一次询问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
在这漫长的排查过程中,一位名叫唐某明的男子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注意。
唐某明几年前就离开了村子,去了县城居住,在村民们的印象中,他已经逐渐淡出了村子的生活圈。
然而,诡异的是,在唐玉萍失踪的前一天,他却突然回来了。
这个时间点的巧合,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警方的心头炸开。
面对民警的询问,唐某明显得十分慌张,他的额头瞬间冒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
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发抖,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
他眼神游离,不敢直视民警的眼睛,有意回避问题,回答得支支吾吾、含糊不清。
在民警写笔录时,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周围不停地徘徊。
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心虚的渴望,妄想偷看记录内容,那模样就像是一个试图掩盖秘密的小偷。
为避免打草惊蛇,经验丰富的民警们假装离开,他们的脚步沉稳而自然,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离开后,他们悄悄地蹲守在楼外的草丛中。
那草丛又高又密,是绝佳的隐蔽场所。
民警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唐某明的住所,如同等待猎物的猎人。
没想到,刚踏出大门不久,唐某明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迅速将房门反锁。
随着“咔哒”一声,屋内的灯光也被他关闭,整个屋子瞬间陷入一片黑暗,仿佛他试图将自己和可能暴露的秘密一同隐藏起来。
侦查员们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他们训练有素地迅速行动,将整栋楼包围起来。
包围圈密不透风,就像一张收紧的大网。
在大楼后门,警方成功将想要逃跑的唐某明逮捕。
唐某明在被抓住的那一刻,脸上露出了绝望的神情,仿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处可逃,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即将被揭开。
民警对现场进行勘察,在摩托上提取到血迹,还发现了唐某明犯罪的关键证据——一本记录他作案心路历程的日记。
11月1日,“找到了,还真有点本事。
要出去玩一段时间才行。”
11月2日,“真快,5天了。
结果怎么样?
只有天知道,父亲保佑。”
原来,这不是一起普通的灭门案,而是一起筹备多年的替父报仇案。
10年前,唐某明的父亲将人打伤,因老唐的关键证词导致其被判入狱。
唐某明固执地认为若老唐不出证,父亲就不会入狱,从此两人的孽缘种下。
几年后,唐某明准备将自家农田改造成鱼塘提升收益,因需路过老唐家门口而遭到老唐阻拦。
双方僵持不下,最终鱼塘没建成,农田也荒废了。
新仇旧恨不断叠加。
直到十月二十八号这晚,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小村落。
唐某明怀着忐忑又有些决绝的心情,开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来到老唐家。
摩托车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打破了夜晚原有的宁静。
他此行的目的是想把多年来积压在心里的话说开,试图化解两人之间那如同荆棘般刺痛彼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