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岁安对着试图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吏部尚书,“那,尚书大人可要愿赌服输啊。”
吏部尚书听着周岁安小恶魔般的低语,吓得浑身直哆嗦。
觉得自己“死期”将近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场这么多证人,想不认输都难。
最终,在吏部尚书的意气用事之下,他的乌纱帽没保住。
薅掉吏部尚书乌纱帽的皇帝开心坏了,当场把自己的心腹吏部侍郎提到了尚书的位置。
今天不仅解决了救济粮的问题,还拔掉一个老宁国公的暗桩,晚上多吃两碗大米饭。
把粮食地址告诉了皇帝,也让他派侍卫守在这里,接下来就没自己的事了。
周岁安和皇帝等人告别以后,带着爹和大哥回了杏花村。
翌日一早,睡到自然醒的周岁安站在窗前,往下一看。
村民们已经早早起来铲雪了,孩子们也穿着棉衣在员工餐厅前方特意被清出来的空地上你追我赶的跑着玩。
周岁安只是看了一会儿,就带着顾元霜和何明珠找了一个空宿舍,一起看书去了。
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周岁安在跟她们讲解知识,也就是俗称的开小灶。
顾元霜和何明珠两人排排坐在床上,听着周岁安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物化生知识。
她们时而抓耳挠腮,时而两眼放空,显然是一副被知识冲昏了头脑的样子。
这边杏花村的人们岁月静好。
而另一边的桃花村就不一样了,即使陶里正提前告知了他们暴风雪的事情,可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
虽然有少数人记在了心里,但也只是把门窗加固了一下而已。
不过还好桃花村的房子大部分是青砖大瓦房,和杏花村断壁残垣的旧房子还是不一样的。
于是,在暴风雪来临之际,房子的主体倒是没遭到太多的破坏,不过院子的围墙和大门,以及搭建的简易灶房就没那么容易躲过了。
大部分被暴风雪卷上了天,暴风雪的声音极大,村民们不发现都难。
可惜的是,他们即使发现也无能为力,人命在天灾面前如同蝼蚁。
很多老弱妇孺悄无声息地死在了暴风雪来临的那一天晚上。
陶里正家。
陶里正无数次地庆幸自己听了周岁安的话,做出了一些准备,不然,家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可就算做了准备,家里的围墙,院门,甚至是当初图方便建的小柴房都被卷走了,卷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些残渣。
还好灶房建得比较结实,不然,连口热水都烧不了。
陶里正不禁看向杏花村的方向,也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
这么想着又忍不住笑了出来,长宁郡主早就安排好了。
不管如何,肯定要比桃花村这边的情况好得多。
陶里正摸了摸自己身上穿着的棉衣棉裤,老婆子之前说什么也要花钱买的棉花也派上了用场,幸亏自己当初没有阻止。
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到现在他还是一阵阵后怕。
那样巨大的暴风雪,似乎想要将所有东西都吃进嘴里。
要不是有火炕和棉花,自己一家人估计也抵挡不了寒冷的暴风雪啊。
感受着身下火炕的温度渐渐变冷,又想起不知道被暴风雪吹到哪里的柴火。
不行,要想办法去找一些柴火过来,火炕必须要烧起来。
灶房里的那一小堆柴火根本不够,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是能忍一忍的,但不能把孩子们给冻坏了。
陶里正刚走出屋子,一阵刺骨的冷风袭来,他打了一个哆嗦,紧了紧身上的棉衣。
对着正在清理远处积雪的两个儿子喊道:“满仓,满粮,你们两个想办法去山上捡一些柴火回来,火炕的温度下降了很多。”
陶里正家已经没有了院子,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灶房屹立在那里。
陶满仓和陶满粮在清理路面的积雪,已经清理出了一条窄窄的小路,听到自家爹的声音,连忙停下动作。
回到屋里一人背了一个背篓出来,还不忘夸赞自家老爹有先见之明,把重要的东西都收进了屋里。
两人背起背篓刚要走,便听到自家娘着急忙慌的声音。
“老头子,老头子,你快过来,小明和小亮有些不对劲。”
陶里正心中一凉,抄起拐杖就要往屋里走,跨门槛时还差点摔倒,被身后跟过来的两个儿子扶了一把才稳住身体。
“老婆子,小明和小亮怎么了?”
陶里正媳妇都快要哭出来了,“前天晚上暴风雪来得突然,他们可能是被吓到了,昨天一天也没怎么说话,可看着没啥问题,我以为没什么事呢,谁知道今天早上怎么也叫不醒,我一摸额头,两个孩子的额头烫得惊人,老头子,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