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适继位时,立志想要重振昔日大唐的盛世辉煌,大力整顿内政,先是将把持大唐朝政,贪婪放纵的大宦官刘忠翼与贪暴徇私的黎干除去。】
【后停止诸州府,新罗,渤海的岁贡鹰鹞,减少江南等地进贡,废止进献奴婢等物,又下令将文单(今老挝)所献的三十二头舞象,放养到荆山之阳,供民观赏。】
【同时,将专门供应皇家狩猎的鹰犬统统放走,以示不会自己痴迷于此。】
【之后更是裁撤冗员,放出宫女,生日拒进献,更将藩镇所献缣归度支代租赋。】
【这些作为展现出唐德宗李适的新气象,彰显其革新的决心,让大唐百姓看到大唐新君登基后积极改变的态势。】
【在朝政上用任崔祐甫为宰相,废去唐代宗李豫时期矫枉过正的‘非科举出身者一律不用’的政策。】
【任命有才能之人,填补了朝廷职位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朝廷人员的结构,增加了朝廷官员的聚心力。】
【同时重用杨炎,推行了‘两税法’,增加了大唐朝廷的财政收入,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财政困难,亦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缓缓开口道:“终于不再是大唐李氏不孝子孙的盘点录了。”
明仁宗朱高炽:“唐德宗李适的削藩,还是太着急,也太强硬了,若是柔和一些,再等上一个好时机,或许真的能成功了。”
“大唐的中兴,或许能够提前的出现,就能改变掉更多各大藩镇不于利于唐王朝的弊端。”
周世宗柴荣:“唐德宗李适是个有志向,是个想励精图治的帝皇,可惜了识人不明,重用奸人卢杞为相,引发泾原兵变,导致奉天之乱,从此疑心更重,雄心不在。”
明成祖朱棣:“唐德宗李适,也是个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之辈,亦是一个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之徒。”
“他前期急于求成,导致削藩失败,后期为了保住大唐李氏皇位的统治权,转向藩镇姑息妥协,反而加剧了各大藩镇的割据自主性,简直就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
【当听闻衣衫褴褛的使者汇报安西军和北庭军仍在坚守西域时,唐德宗李适及满朝文武都十分震惊,随后不禁潸然泪下。】
【虽然唐德宗李适与大唐的满朝文武,都对安西军和北庭军,在与中原隔绝多年,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下。】
【仍旧没有放弃对大唐的坚守,这份忠诚和顽强的精神,让他们深感敬佩与欣慰,同时也充满愧疚。】
【因为此时的大唐朝廷,已经自顾不暇,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资源去支援西域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唐德宗李适继位后,立志要重振昔日大唐辉煌的雄风,奉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
【所以大唐朝廷,无法给予安西军和北庭军有效的支援。】
【心情是复杂的唐德宗李适,最后任命北庭节度使曹令忠,为北庭大都护兼伊西、北庭节度使,并赐名:李元忠。】
【任安西四镇留后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封武威郡王。】
【并下诏书给,安西军与北庭军,全体将士按等级破格提拔七级。】
大唐德宗界(781)
北庭:
北庭节度使曹令忠,不可置信的错愕道:“没有支援,只有官职封赏?并给吾赐名为李元忠”
北庭军士甲:“为什么?为什么?我不要破格提拔,我想回中原,我想见亲人,我想告诉他们,我还活着,啊啊啊~!”
北庭军士乙:“怎么会是这样,大唐朝廷是要放弃了我等了吗?”
安西龟兹:
安西节度使留后郭昕叹道:“果然如此,没有支援,更没有援军!”
安西军士刘奔大笑:“哈哈哈,破格提拔连升七级,七级啊,这是全体将士连升七级啊,这也是千古少有了吧,哈哈哈~~!”
其它的安西军士,此时都默默的看着刘奔,因为他们都能从刘奔的笑声之中,听出了无尽的无奈与可笑。
这无奈又可笑,并且放肆的笑声在荒芜的西域大地上空回荡,却显得那样苍凉。
他们守着这片孤绝之地,与中原隔绝多年,盼了又盼,望了又望,最终只等来了这看似荣耀却毫无实际意义的连升七级。
他们不需要这空洞的封赏,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支援,是粮草,是援兵,是与大唐紧紧相连的纽带。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只是泡影。他们深知,在这茫茫大漠之中,他们依旧孤立无援,未来的路依旧迷茫而艰难。
他们还有选择吗?还要继续为大唐坚守吗?
还要怀着对大唐的期盼,一直坚守下去,为天道历史与后世换来意难平吗?
这无声的提问,都在这一刻在无数安西军与北庭军的将士心中响起。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