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泰元年(765)末,刚刚又遭遇到吐蕃与回纥,一起联合三十万大军来犯的唐代宗李豫立即就同意了郭子仪的奏请。】
【但是大唐的朝廷之中,以及各地方的蕃镇将军,都不愿意担任此职。】
【因为此时的河西四郡并不太平,吐蕃不敢进兵长安,却不断在侵蚀河西四郡,此时担任河西,安西等地的巡抚使,搞不好就会遇上吐蕃来犯的大军。】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唐的朝廷在这段时间也接收到过河西四郡救援的奏书,朝廷之中却无兵救援。】
【最后,郭子仪举荐了自己侄子,此时已是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的郭昕接任此职,同时使命郭昕为安西节度使留后。】
【并同意让郭昕带领八千部属,前往河西,安西等地,为大唐王朝进行巡抚各地军民与百姓。】
大唐德宗界(781)。
安西龟兹:
安西军的刘奔,凝望着天道画面。
画面中,二十多年前的他正站在长安城下,与同伴战友们私下闲聊着,话语中满是对即将前往西域,见识种种西域奇闻的兴奋劲。
后叹道:“谁能想到这一走,就回不去了”
刘奔的这一声叹息,立即就将周围的安西军,全都拉回到了回忆当中。
当时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与中原亲人的永别
【郭昕能带上八千部属,已是郭子仪能从大唐此时的朝廷军队中,能调动的军队的极限了。】
【与其说是让郭昕去巡抚河西与安西等地,不如说这八千唐军,是大唐王朝最后前往西域抵抗吐蕃与回纥侵扰的大唐远征军。】
【虽说此时已是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已过三年,但是大唐的天下,并没有因此太平,人心浮动,宦官当道,蕃镇各异的祸根早已深种,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抚平的?】
【宦官李辅国,因辅助李豫登基有功,被唐代宗李豫任命为宰相,成为大唐王朝中的第一个宦官宰相。】
【唐代宗李豫也因此成为华夏千古历代皇帝之中,唯二任命宦官为宰相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好家伙,宦官太监当宰相?这王朝与国家是打算不想要了?这李辅国应该是第二个赵高吧。”
“后世的这些皇帝,都是吃干饭的吗?大秦王朝和大汉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他们是一点都不清楚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此时的脸色,又再次黑了下来。
就算唐太宗李世民心态再怎么好,也受不了大唐李氏子孙的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这一期的天道盘点,简直就是大唐李氏后世不孝子孙的盘点录了。
一个接着一个给唐太宗李世民,送上令人无比愤怒,又无可奈何的惊喜。
明太祖朱元璋:“历史已经证明,当王朝里一旦有宦官太监得势时,十有八九,都会祸乱朝纲,然而使王朝衰落。”
“咱就希望,咱的后世的大明朝,也不要步上这样的后尘,导致大明的衰落与灭亡”
【宦官李辅国成为大唐王朝的宰相后,加深了宦官与边关蕃镇的对立,加剧了蕃镇对朝廷之间的不信任与矛盾。】
【以至于在永泰元年时,吐蕃与回纥联合叛军共三十万大军,再度攻打长安时,各地蕃镇与节度使来长安勤王的队伍,却依旧寥寥无几。】
【若不是年近七旬的郭子仪带领数名郭家子弟兵,前往回纥,让回纥退军,后以现身出击再度击败吐蕃,斩首五万众,大唐长安恐将再次被攻陷。】
唐太宗李世民:“又是郭子仪?这郭子仪真乃大唐李氏后世的撑天玉柱,连续三次扶起大唐李氏江山。”
随后,唐太宗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朕不想在接下来的盘点中,有关于郭子仪会被宦官陷害的信息。”
【然在大历二年(767)十二月,鱼朝恩一直对郭子仪的功劳和地位心怀嫉妒,在郭子仪在外征战时,鱼朝恩怂恿与在唐代宗李豫的默许下,派人挖了郭家祖坟。】
唐太宗李世民,立即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这唐代宗李豫,真是个混账都不能再混账的东西了。”
“还有这个太监鱼朝恩,怎么还活着,这个人必须要受到极刑。”
“来人,将个太监鱼朝恩给朕画下来,任何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
唐玄宗李隆基亦同样怒道:“这鱼朝恩,必须要给朕找出来,朕要亲自好好看一看他,到底有何能耐,会如此受到亨儿与豫儿的重用???”
大唐代宗界(762)。
马勒山当涂县:
行将就木的李白:“这一期的是天道盘点,似乎在为很多大唐的名臣大将,以及郭子仪大帅等,鸣不平吗?”
长安:
刚刚登基即位的唐代宗李豫,看着天道盘点的画面,又看着此时鸦雀无声的整个朝堂,以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还有程元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