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将军司马昭收到邓艾的奏书,见邓艾既擅自承制拜官,居功自傲有欲统蜀军之意。便心生邓艾有挟功自专之疑。】
【司马昭遂与群臣商议,群臣中多认为邓艾有反意,有居功自傲学项羽裂土封王想之意。但也有坚信邓艾不会反叛魏国的人也有,但也仅是少数。】
【最后朝庭派卫瓘为监军,带着朝庭封赏前去成都论功封赏,并暗中行调查邓艾之命。】
魏公曹操:“这什么意思,天道盘点的后续历史,朕怎么看着有点熟悉的味道?感觉也越来越不对劲了。”
“为什么天道盘点中,蜀汉之主是刘大耳的儿子,而吾魏国呢?怎么没有魏国之主的介绍?”
人群之中,司马懿隐约中感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但不敢接话,却是尚书程昱先道:“该是天道有意而为,将来的魏王人选可能由主公亲选,故不透露。”
魏公曹操很是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卫瓘到了蜀地,最先见到钟会。】
【钟会遂将邓艾,收受贿赂放容宦官黄晧等人,并在绵竹筑台表功,擅自承制拜官等事一一告别之,卫瓘加深了邓艾居功自傲裂土封之意的印象。】
汉末三国界。
荆州:
军事诸葛亮:“这钟会也是大才,竟然对人性的心思也摸的很透彻,先让卫瓘加深了对邓艾不利的印象。”
征虏将军张飞:“哈哈,俺怎么看这钟会,还有那司马昭,这两人怎么都有一股子的曹操那味道。他们魏国真是一脉相传啊。”
“也不知道此时在许昌的那贼人曹操,还笑不笑的出。”
许昌:
魏公曹操看着天道盘点中的司马昭,皱了皱眉,脸色有些阴沉,与之前开怀大笑的模样,完全是两个模样。
但魏公曹操此时,并也没有对这段天道盘点说些什么。
何在场的众人,都已经明确的感觉到,这里的气氛在慢慢的转变。
【卫瓘到了成都后,先论功封赏诸君,刘禅本为蜀主需要到洛阳才可以进行封赏。后询问黄皓与私自拜宫之事,为何不事先上报朝庭。】
【邓艾自持有功,并不清楚卫瓘之行的真正之意,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既奉诏专征,有因势而为的权力。为稳定蜀中百官,故不得不为之。”】
唐太宗李世民:“邓艾这种将领,还是老实的带兵打仗吧,朝堂上的政治不适合他。若是他和姜维所在的位置与处境对换的话,怕这邓艾已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邓艾的自傲的态度,再一次加深了卫瓘对其的不好的印象。】
【遂后卫瓘回到钟会处进行商议,邓艾之事。】
【然卫瓘并不知钟会之心,在钟会加以引导下,确定了邓艾有裂土封王的反意后,遂上书回朝庭。】
汉末三国界。
许昌
魏公曹操大怒:“好个钟会,竟然胆敢如此!这邓艾也在过于自傲了,这种人功绩再大,也还是当个带兵将军吧。”
“还有他蜀中那些群臣及其部下,皆受他封赏身居蜀中要职。稍有不慎,必定大乱。”
“这就是姜维的最后一计吗?姜维是怎么算到的,太毒了。”
荆州:
征虏将军张飞:“哈哈哈,俺现在真想看看那曹操此时的模样会变成什么颜色。”
“这天道盘点自从降临出现开始,俺心中的这口气,总算是能出一出了。”
军事诸葛亮:“伯约之计虽说不上有多高明,但时机恰好。”
“可是,伯约之计如果成功了话,那应该就不会留下意难平了,就结局而言,伯约之计还是败了。”
“至于败在哪里,目前还看不透。”
荆州牧刘备:“从结果来看,伯约之计应该是败了,但无论如何也是禅儿对不起伯约。”
【收到卫瓘的书信,司马昭大怒,即遣人到钟会军前,令钟会收押艾。】
【又遣贾充引三万兵入斜谷,司马昭乃同魏主御驾亲征至长安,以防不测】
【司马昭已兵至长安时,细作立即就报知钟会。】
【钟会对自己这个师兄太了解了,不管是邓艾,还是自己。灭蜀之功太大了,无论是谁都不会获得他的信任。】
【如果当初,只是拿下汉中还好,没想到邓艾会偷渡阴平成功。自己与邓艾,都会面临兔死狗烹的局面。】
【现在邓艾,还居功自傲,擅自拜官。即使自己什么也不做,邓艾都会受到司马昭的惩处。】
【现在司马昭已兵至长安,防的并不是邓艾,而是自己。毕竟自己手上掌管的兵马,是邓艾九倍有余。】
武侯诸葛亮:“这钟会与司马昭,果然一脉相传,同出一个师父,几斤几两,两人都心知肚明。”
唐太宗李世民:“钟会是唯一同意司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