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那里,如今里里外外,连伺候的人都换了个遍,”寝殿里,松儿一边替崔瑛挽着发,一边试探着问:“听说连小裴侯去请见,都吃了太后娘娘的闭门羹呢,娘娘今日,不若便先不要去请安了吧?”
围场一场惊变,四下晃动的火把,隐约的厮杀,就像重回了经年之前那场夺去了孝惠太子性命的巫蛊之乱。
但是,因这场骤变,一夜未眠的崔瑛,却仍是如常坐在了妆奁前,任由心腹宫女们为自己挽发添妆,预备着要去向业已失势的太后娘娘请安。
“娘娘——”松儿见崔瑛摇头,脸上已然添了急色,忍不住劝道:“如今皇上的人,都盯着太后娘娘那里的动静呢,您何苦要这么做,这不是摆明了,您忠心于太后娘娘,要与皇上为敌吗?咱们湘王殿下,日后……”
“我这么做,正是为了湘王——”
案头的莲纹圆珠钮白玉炉中点了安神香,烟雾袅袅,衬得崔瑛雍容端庄的面庞更加从容平静。
唯有她自己心里清楚,昨夜那仿若昔年重现的火光,让她有多么的恐惧。
而今日,独身一人,端坐于朝堂的帝王,更是清清楚楚的让她明白了,这些年,她在太后娘娘那里耗费的心血,全部都白费了。
可是,她还活着。
从头开始也好,伺机而动也罢,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便仍旧有机会将原本属于先太子一脉的荣耀,重新夺回手中。
崔瑛道:“我和湘王,是受太后娘娘照拂,才能长留京师的,殿下在时,娘娘待我如亲女,殿下走后,娘娘更是对我们母子恩重如山,因而,无论她是大权在握,还是撤帘还政,都是我应当敬之重之的母后,是湘王满心孺慕的皇祖母。”
“娘娘!”松儿面上焦灼之色更甚,急急唤了一声,“您——”。
并非是她铁石心肠,这些年,太后娘娘对自家娘娘是疼惜不假,可是,那还不是因为太后娘娘心里对孝惠太子有愧。
再者说了,若是没有娘娘数年如一日的恭顺侍奉,怕是太后娘娘也不会如此高看自家娘娘,皇家的婆媳,何谈什么深情厚谊呢。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娘娘又何需冒着得罪刚刚掌权的天子的风险,亲自前去探望失势的太后。
可是,不论松儿如何焦急,崔瑛却只是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她从容地站起了身,道:“走罢。”
饶是春日阳光并不灼人,真正在殿外站上两个时辰,其中滋味也并不好受。
不同于军营历练几年的裴昭,同在太后寝殿外候传的崔瑛,本便带了倦色的面容,此刻更是显现出了几分苍白。
可是,那扇紧紧闭合的红漆雕花木门,却从始至终都没有打开过。
崔瑛不动声色的数着时辰,她心里清楚,太后娘娘,是不会见他们的。
因为唯有不相见,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而她今日非要前来,实则也根本不是为了向太后展示自己的孝心,而是借这些天子耳目之口,让天子知道,她十数年如一日对太后的孝心,并不是为了太后手中的权势。
毕竟,太后是不是权倾朝野,与寡居深宫的先太子遗孀,又有什么关系呢。
若是太后得势,她便殷殷侍奉;太后撤帘,她便躲到了旁边,岂不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龙椅上的帝王,她这些年的侍奉,皆是另有图谋?
湘王如今羽翼未丰,崔瑛绝不能让那个生性凉薄的帝王,看破自己的野心。
而且,她还有话,要借此机会,说与裴昭知道。
崔瑛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担忧,既不会因着急色过甚,而显出谄媚之姿,也不会太过平静,让人看了便为她的无情而寒心。
虽然身在围场,但是宵禁的规矩,却仍然是要遵循的,因而宫人第四次来请他们离开时,无论是裴昭,还是崔瑛,都只能暂且放下对太后的忧心,离开这处殿门紧闭的殿宇。
作别之际,崔瑛满目感激道:“听闻舍妹遇险之时,皆是仰仗小侯爷出手相救,这才顺利脱离险境,我为人长姐,还未曾谢过小侯爷大恩。”
未能得见姑母,裴昭心里并不好受,但也没有因着这份不安,牵连旁人。
直到听闻崔瑛这话,他隽秀的眉眼,才微微蹙了起来。
“孝惠娘娘言重了,”裴昭不愿看到那个智勇双全的姑娘,被任何人看轻,即便这个人是她的长姐,那也是不能的。
他认真解释道:“崔姑娘聪敏睿智,有勇有谋,实则我在城门处寻到她时,她便已然凭一己之力,将那番邦歹人制住,即便没有旁人,我也相信,崔姑娘定然能够寻得万全之法脱身,因而娘娘的这句‘大恩’,云霁愧不敢当。”
既然这般相信,那又何需甫一听了崔瑜被劫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追了过去,让太后这样轻易的败落于天子之手。
这眼神里的回护之意,崔瑛并不陌生,数年之前,也曾经有一个人,以这样的目光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