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鹤斋出来,崔瑜又去明辉堂看了崔珍。
崔珍的情况比昨晚又好了一些,她醒来的时候,崔瑜便坐在拔步床边陪着她说话解闷,等她睡着了,崔瑜就回到窗边跟韦氏对坐着捡佛豆。
韦氏原本是不爱做这些的,但她今日却极是虔诚。
她跟崔瑜说,等崔珍好起来,她打算带着崔珍去华严寺上香,请平安符,若是崔瑜有意,她便一并禀了老夫人同往。
崔琬今日出奇的安静,她的屋子外头守着两个粗使妈妈,二太太绝口不提她,崔瑜也便不多问。
又捡了一会儿,韦氏才问崔瑜:“昨日救了你们的那位裴小侯爷,四姑娘过去可曾见过吗?”
对未出阁的姑娘问起外男,放在往日,这样不妥贴的话绝不会从韦氏的口中说出,就算她问了,崔瑜也一定会怀疑对方的用心。
可她们有共同在意珍视的人,崔珍昨日刚捡回了一条性命,此刻正病在旁边沉睡,无论是崔瑜还是韦氏,都不会一边在她身旁捡着佛豆,一边别有用心的试探算计。
崔瑜很是认真地想了想,她确信,这个时候的自己是不曾见过裴昭的。
二太太心里的茫然更甚,既然都不识得,昭平侯昨日那显而易见的殷勤恭敬,到底从何而来?
她原以为是同在边疆,有些渊源,可崔瑜不可能说谎的。
她转念一想,四弟戍卫的冬州,确然跟昭平侯一战成名的秦阳关相去甚远。
那他莫非是代表了宫里太后娘娘的态度?
这对崔瑜来说,可就甚为不妙了。
二太太既领了崔瑜的情,此刻不免为她感到担忧。
她正想说些什么,就见松鹤斋来了人,芙蕖恭恭敬敬地上前施礼,道是昭平侯府来了人探望,老夫人请二太太和姑娘过去相见。
沈氏所说的姑娘,自然不会是指一时半日尚且下不来床的崔珍。
崔瑜站起来跟着二太太往外走,路过崔琬那被人看守着的屋子时,二太太也没有让去放人的意思。
她领着崔瑜一路进了松鹤斋。
老夫人端坐上首,堂下站着两个衣着得体,看起来便很有体面的妈妈。
往常公侯伯府之间,互派家下仆从问安送礼,老夫人等闲是不出面的。
可昭平侯却是崔家姑娘的救命恩人,若非崔珍病得尚不能起身,老夫人早便递帖,命二太太带着三位姑娘,亲去昭平侯府拜谢了。
此刻,她对两位妈妈的态度也格外和蔼。
先是关切了裴家府上太夫人的身子,又请两位妈妈代为向裴小侯爷道谢,说孙女身子不争气,尚未能过府致谢,很是歉疚。
两位妈妈赶紧客气道:“老夫人严重了,我家侯爷说了,大家同朝为官,府上姑娘有难,他既然看到了,岂有不帮之礼。”
“再者说了,我家侯爷,可是一向对府上老侯爷和崔大人敬佩之至的,今日,若不是太后娘娘召了他和太夫人进宫说话,定是要亲自来拜会您的。”
这话里的崔大人,指的定然不会是二老爷。
二太太便更不需要为崔琬未至多加解释了。
她跟老夫人问过安,便得体的跟两位妈妈搭上了话,“再怎么说,救命大恩,我们是一定要谢的,再没道理反而劳动贵府上门探望了。”
“只是请贵府侯爷和太夫人见谅,我们府里有两位姑娘实在是不争气,没见过大场面,竟是都吓得病了,这才尚未登门。”
二太太边说,边牵了崔瑜上前,“倒是我们家四姑娘,虽然年纪最幼,却有几分胆识,比她两个姐姐都强些,听说贵府来了人,便紧赶着过来道谢了。”
两位妈妈听这样说,不由都松了口气。
幸亏是崔四姑娘没事,不然他们小侯爷急起来,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了。
昨日不过是听说靖阳侯府请了许多郎中过府,就吓得跑到人家医馆待了整宿,好不容易等到人家郎中回去,看人家脸色如常,不是出了事的样子,明明满心的担忧,竟又都忍住了,一句话没敢问,生怕多说了哪句,坏了崔姑娘的名声。
只是转头就拉上太夫人进了宫,不知道用了什么理由,哄得太后搬空了半个太医院的药材给他。
此刻侯爷人还没回府呢,已经紧赶着派人送了药回去,叫她们捡好的,送到靖阳侯府。
两个妈妈对视一眼,都知道侯爷这是真的上心了。
再看到崔瑜过去见礼道谢,谁也不敢受,赶紧将人扶起来。
说起来,这是她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到这位崔家四姑娘。
可她这个人,她们可是都听说过无数次了。
从四年前小侯爷隐姓埋名溜去冬州参军,被太夫人派人捉了回来,就像是着了魔似的,每逢在府里说起这位崔四姑娘,就是天花乱坠的一通夸,说得她们都以为侯爷是在冬州见到谪仙下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