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人前,陶氏先热络地跟二太太寒暄了几句,才将目光转向崔瑜姐妹几人。
崔珍是早便见过的,二太太便指着崔琬跟她介绍。
“这是我家二姑娘,往日里身子娇弱,轻易也不敢带她出来,如今终于好了些,今儿便带了她来给你问好了。”
崔琬不甘地咬住了唇,陶氏笑靥如常,仿佛听不出二太太的弦外之音。
二太太便又指向崔瑜,姿态亲昵了几分,“这是我家四姑娘,上个月才刚回京的,她爹娘如今都在冬州,只好便宜了我这个做伯母的,带着这么个可人疼的姐儿,出来挣面子了。”
陶氏顺着她的话看向崔瑜。
十几岁的小姑娘,出落的高挑纤细,穿着一袭雨过天青色的缠枝海棠宽袖褙子,搭着嫩葱黄织金百褶裙,鬓上简简单单的,只簪了支清雅韵致的白玉海棠簪。
就这么迎风站在那里,活脱脱已是一副风雅文质的簪花仕女图。
陶氏暗自惊叹,这便是公爹口中,大姑娘的劲敌了。
只是可惜崔瑜始终低着头,陶氏一时无缘得见她的相貌。
二太太跟陶氏介绍完,才对姐妹几个道:“这位便是冯阁老家的大太太,工部冯侍郎的夫人,你们还不快见过冯太太。”
“冯太太安好,”姐妹三人齐声道。
陶氏笑着将人扶起来,“何必这样见外呢。”
她招呼着二太太,亲昵地牵着崔瑜姐妹往堂屋里走。
丫环赶紧呈了托盘上来,陶氏一视同仁,姐妹三个每人一个金线团绣福瑞吉祥纹样的大红荷包,上手便可知,分量是实打实的充足。
姐妹几个赶紧道谢,顿时又是一阵客气。
这次,陶氏终于得以看清崔瑜的长相了。
她心里暗自吃惊,只怕这次公爹和大姑娘的算盘不能如愿了。
陶氏和侯府的人说着话,也没冷落了早先到府的太太姑娘们。
她游刃有余地招呼着满堂宾客,夸起人来语气既自然又真诚,直哄得几位太太眉开眼笑。
就是家世稍差些的,她也一个没忽略,说上一圈,总能每个都捎带几句,渐渐的,堂屋里的氛围就更热络起来了。
京城的贵眷圈子就这么大,太太们本便互相识得,经陶氏这么一撮合,本便有心亲近的几家,更是亲热的险些当场就义结金兰。
只剩几位性格温婉内秀的姑娘,碍于长辈在场,言语动作尚带着些拘谨。
“瞧我!”
陶氏心思玲珑,当即便笑道:“今儿看到太太们府上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只顾着自己喜欢,一时竟没舍得放人,白白累得姑娘们闷在这里,听咱们说这些没趣儿的话,真是该罚!”
她边跟太太们请罪,边吩咐身边的妈妈:“请姑娘们去花厅说话吧,咱们家大姑娘呢?怎么还没过来,诗会不是快开始了?”
她话说完,便有丫环婆子们过来给崔瑜等人带路。
崔瑜走出去前,听到有个丫环回陶氏的话,说是大姑娘直接去花园那边等着了。
“这丫头,真是……”
陶氏半是嗔怒,半是无奈,“要办诗会的是她,如今客人们来了,她不来陪着,反倒躲懒去了,都是我的错,叫太太们看笑话了。”
虽是斥责,但她语气宠溺,不知道的人听了,倒不像是冯家大姑娘的继母,反而更像是个拿疼爱的女儿毫无办法的生母。
二太太拿起茶盏吃茶,唇角若有似无地勾了勾。
到了花厅,姑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还有人问:“今儿怎么没见永成侯府的人呀,褚姐姐不是最喜欢热闹了?”
“好像是永成侯夫人的病最近又严重了些,褚姐姐当是忙着在府里侍疾,不得闲吧。”
“什么不得闲啊,”另一个姑娘笑出了声,“照我看,是先前风头出得太大,眼看着冯大姑娘重现人前,才名贤名还处处压过了她,这才没脸来了吧。”
她话音一落,又有几家姑娘跟着笑了起来。
崔瑜还在想着府里的事情,就找了个机会默不作声地退到门边寻清净。
不多时,却有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环寻了过来。
她四处看了一圈,然后朝崔瑜一礼道:“请问姑娘可是靖阳侯崔家府上的四姑娘吗?”
崔瑜称是。
那丫环忙道:“请姑娘随奴婢来,我家大姑娘想要寻崔四姑娘说几句话。”
她转过身带路,走了几步,却发现崔瑜没跟上来。
她只当崔四姑娘没有听清楚,就又跑回去说了一遍。
崔瑜还是没动,只问她:“不知姑娘想带我去哪儿?”
“自然是去见我家大姑娘了。”丫环满脸莫名。
“那不知冯大姑娘此刻在哪儿?”
“这……”丫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