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利可汗走神了,咦,好像有人在念叨他的名字啊。
不对啊,哥们啥时候和你结下盟约了?你在中原打仗,哥们在草原上浪荡,大家都没有怎么见过面,怎么还扯起旧情了?突利可汗彻底懵了,直觉告诉他,前方有一个大坑,他却止不住跳进去的脚步。
说到玩阴谋诡计,不管是颉利可汗,还是突利可汗,都不是李世民的对手。面对李世民挖的大坑,突利可汗脑子里的词汇完全被冻结,一时间语塞了。
李世民回头对大兵们说道:“咱们再往前走走。”
直到此时,颉利可汗终于坐不住了。他心里清楚,突利可汗向来就不服他,只不过实力没他强,不敢闹事罢了。至于李世民的话,基本上是假的,可万一要是真的,突利可汗趁机偷袭,他将会遭到灭顶之灾啊!还是那句话,颉利可汗南下只为求财,只要性命有任何危险,那都是不可接受的。
颉利可汗见势不妙,急忙搭话道:“秦王殿下,你不必再向前了,我此次前来没有别的意思,只不过为了和你重申原有的盟约罢了。”
神奇的故事再一次上演。
按照史书的说法,颉利可汗带着全国的兵马南下入侵,虽然不是倾巢而出,可
也是诚意满满啊,就算是在豳州城下,也有一万多精锐的突厥骑兵。令人疑惑的是,面对李世民一百名骑兵的作死挑衅,颉利可汗居然畏惧了。
事实上,贞观朝臣并没有篡改这段历史,颉利可汗确实是退兵了,可并不是被李世民的“神威”吓到。真相就是,颉利可汗虽然是草原上的霸主,可本质上是一个色厉内荏、性格善猜忌的人,俗称银样镴枪头。
证据一:李世民登基之后,颉利可汗率领十万雄兵来到长安附近,本来打算捞点儿油水,可李世民带着几个文武大臣来到渭水河畔,和颉利可汗随便聊了会儿,颉利可汗就因为畏惧,率领小弟临阵脱逃了,这是何等的怂包啊。
证据二:东突厥灭国之后,颉利可汗被生擒到长安城,面对李世民的羞辱,颉利可汗无条件认罪,只为李世民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
古往今来,亡国之君都有谁?
蜀汉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灭国之后还能继续混日子逍遥的,要么是没有君王的骨气,要么是没啥人生追求,想做个平凡人。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亡国的最后一刻,还有勇气找根绳子,把自己吊死在树枝上,说起来,颉利可汗作为一国之君,至
少在帝王视死如归的气魄上,连崇祯皇帝也比不上的。
颉利可汗走了,李世民紧绷的神经也松了下来。
场面上的忽悠可以赢得暂时的优势,可改变不了全局啊,颉利可汗的后撤,也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捕猎位置!李世民是战场屠夫,他很清楚,想要让突厥人退兵,必须在军事和尊严上给予双重打击。
几天之后,李世民召集部将开会,胸有成竹地说道:“同志们,突厥人为啥猖狂,无非是靠战马和弓箭,如今阴雨绵绵,弓弦潮湿松弛,胶性失粘,失去了弓箭,他们就像折断了翅膀啊!再看看咱们,每天吃香的喝辣的,精神棒棒的,此时不主动出击,更待何时啊?”
当天晚上,李世民冒着滂沱大雨,暗中出兵骚扰突厥大营,同时派人给突利可汗传话,希望他能说服颉利可汗继续和大唐讲和,到时候少不了他的好处。
颉利可汗回营之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李世民不就一百个骑兵吗?有什么好怕的?堂堂的突厥雄狮,被李世民三言两语就给唬住了?
不行,这仗必须得打!
遗憾的是,颉利可汗的决定遭到了突利可汗的严词拒绝。
突厥高层内部意见不统一,这仗根本没法打
,颉利可汗只好借坡下驴,派遣突利可汗,以及堂叔阿史那思摩前去和李世民讲和。
云播诡谲的朝堂
客观地说,李世民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尤其是面对突厥这样的强敌,李世民总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然而,李世民每次得胜还朝,总是显得鹤立鸡群,再加上李世民不愿意亲近李渊,渊哥很难找到那种“望子成龙”的骄傲感。
在宝贝儿子和御用棋子之间,李世民其实更像是一颗棋子。
是李渊心胸狭隘、人格自私吗?
说白了,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李渊坚定不移的支持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可是又要靠李世民去镇压各地的叛乱,如果贸然解除他的兵权和势力,至少在目前来看,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情感上,李世民已经彻底失去了李渊的信任,至少在做太子这件事上,除非李建成挂掉,李世民是绝不会有机会的。
对李建成来说,李世民赶跑突厥人,又在功劳簿上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这很让人闹心。不过,他有老爹、老弟,还有小妈团的力挺,自己还在加强军事上的部署,不管怎么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兄弟俩就这样耗下去,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雷打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