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年1月5日,诸葛德威将刘黑闼、刘十善等人绑缚到李建成的面前,随后被李建成下令处死。有趣的是,临死之前,刘黑闼似乎显得不太甘心,于是仰天怒吼道:“特么的,都是高雅贤这小子害我呀,非得拉俺们出来干什么革命,要不是他没事找事,俺们现在还在家里安安稳稳的种白菜呢!”
创业有风险,成功了就是威震四方的江湖大哥,不成功,那就是灰飞烟灭的下场,抱怨别人又有何用呢?
客观的说,刘黑闼打仗确实是万人敌,可骨子里还是缺少领袖气质,和隋末的枭雄没本质的区别。对付一般的枭雄,刘黑闼的勇武完全可以碾压,可真要和李建成、魏征这样的大神对阵,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刘黑闼做人至少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一点是许多枭雄比不了的。
刘黑闼被杀,预示着隋末群雄逐鹿的舞台正式谢幕。随后,李建成继续在河北、山西等地清除刘黑闼的残余势力,一直到623年9月才返回长安。
渊哥为了平衡秦王府和太子府的势力,特意打压李世民,给了李建成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建成马到功成,幸不辱命,回朝之后底气也变得十
足。
此时此刻,李唐帝国已经基本肃清了外部的敌人,李建成和李世民齐聚长安城,两府的局势风起云涌,一场围绕皇权的血腥争斗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元吉的小心思
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秦王府将士在太极宫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杀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挟持唐高祖李渊,史称玄武门之变。
623年9月,李建成返回长安,三年不到的时间,长安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爆发了一场举国震惊的流血军事政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挟持了李渊。李建成一共有6个儿子,除了长子夭折,其余5个儿子在玄武门政变后悉数被杀!李元吉一共有5个儿子,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将他们全部诛杀!
说白了,玄武门之变闹得满城皆知,贞观一朝根本无法隐瞒这次事变。既然改变不了结果,那就只好在动机上为李世民找出千万种借口,因此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一边倒的贬低李建成等人,毫无底线的维护秦王府一派。
比如夸大李世民在李渊起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既然李世民是起兵首谋者,由他来坐天下岂不是水到渠成
?
比如把李渊说成毫无主见、庸庸碌碌的皇帝,说李渊曾经给李世民许诺,拿下了江山,都是他的功劳,要封他做太子!
比如歪曲李建成的形象,说他和老爹的嫔妃乱搞男女关系,好酒贪玩,能力不行,给大家造成一种他不配做太子的错觉。
比如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归咎到李建成给他下毒酒,送烈马。总而言之,就是李建成阴谋陷害,苦苦相逼,李世民只能奋起反抗。
有句话说得很好,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是玄武门政变这件事,李世民亲自查看贞观国史,房玄龄等人摄于皇帝的压力,隐晦了不少关键信息。时隔千年,我们很难去彻底复原历史,只能从现有记载中去摸索一条脉络!先看看李元吉吧。
论能力,李元吉的真实水平在太原城已经显露无疑。论品德,李元吉是标准的纨绔子弟,贪玩的是肯定的,不过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李渊做了皇帝之后,特意安排他在李世民的军中学习,多少有些长进,李世民攻占洛阳之后,得到了天策上将、太尉等封号,李元吉跟着沾光,搞了个大司空的官位。
后来,李渊有意压制李世民,特意让李元
吉统兵作战,结果李元吉是烂泥扶不上墙,辜负了老爹的信任。事实证明,离开了兄长,李元吉啥也不是。直到李建成赶赴河北,李元吉才给自己找回一点尊严。
事实上,李元吉能力不行,可并不代表他没有心机!
据史料记载,两府之争的时候,李渊一直采用制衡的手段,压制一边,打压一边,有时候也会充当和事佬,尝试缓和两兄弟的矛盾。兄弟之间要握手言和,自然在家庭内部的酒桌饭局上最好说话,李渊便想着创造这样的机会。
可是去哪儿呢?皇宫大内肯定不行,太严肃,太官方!
那就去皇子的王府吧!秦王府和太子府肯定不行,去了谁的府邸,就相当于给谁站台,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信号!那就齐王李元吉的府上吧!
李渊事先给李元吉打了招呼,到了日子,他便带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到齐王府做客。李元吉作为东道主,在酒席、侍卫的安排上自然占了优势,他不仅安排了一桌丰富的酒席,还在宫殿内外安排了不少刀斧手,这帮杀才的首领便是李元吉的亲信护军宇文宝!
父子四人落座之后忆苦思甜,兄弟们讲起了往事,气氛还算比较和谐。李建成和李
世民的神态都很正常,可李元吉却着急了。他没心思和大家胡侃八卦,他今天安排的是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