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总在自我攻略> 第53章套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套路(1 / 2)

去就去吧,按照一般的套路,你是不是要安排后援部队接应啊,可高士达却十分自信,他让窦建德坐在家里等着,最好不要迈出高鸡泊的大门

高士达的意思很明显,你别跟我捣乱,功劳得算在大哥的头上!

据史料记载,高士达出门的时候如同打了进口的纯正鸡血,雄赳赳气昂昂,大步向前迈小康。杨义臣看到这个阵势,丝毫不敢轻敌,交锋之后,顺势卖了几个破绽,让高士达取得了几场小胜。

实践证明,高士达出门是带了脑子的,至少他自己是这样看的。如果窦建德坐在他的面前,高士达可能会温一壶浊酒,与之共论天下英雄

窦建德不在,高士达只好在军中大摆宴席,犒赏兄弟,自叹天下无敌。

自古以来,战争还没有结束,主帅就在军中举办趴体,一般都没什么好下场

高士达在军营狂欢的消息传回到高鸡泊,窦建德等人不喜反忧。就在当夜,窦建德做出了军事部署:留下绝大部分兵马留守高鸡泊大本营,自己带着数百名亲信,埋伏在险要之地,防备杨义臣的进攻。

五天之后,高士达在正面战场被杀身亡。

杨义臣率领大军

进取高鸡泊,窦建德抵挡不住,一路逃奔到饶阳(今河北衡水市饶阳县),见城池守备空虚,乘机占为己有,并发榜安抚士民,重新招募了三千多名将士。

不得不说,窦建德虽然老实本分,可并不愚蠢。

他已经预感到高士达会出事,因此在部署高鸡泊防御的时候,故意将主力部队留在大本营,自己带着数百名兄弟躲了起来。这样一来,高士达被灭,高鸡泊的起义军便算是群龙无首,土崩瓦解,杨义臣自然不会带着上万名正规军去追击一个落魄的二把手,窦建德的生命安全算是有了保障。

试想,如果窦建德带着高鸡泊的主力部队逃走,杨义臣还会放过他吗?历史证明,窦建德的选择是正确的。杨义臣是大隋的平叛主帅,要灭的敌人太多,还要收编张金称的起义军部队,窦建德的死活,实在是引不起他的注意。

杨义臣离开之后,窦建德偷偷返回平原县,为旧主子高士达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下令将所有的将士都好生安葬。

隋末的农民起义,其实就是各阶层的精英们自主创业,朝廷官员、草莽英雄、文人士子,以及农民兄弟都有自己的从业标准,谁家的老板给

力,能让公司做的长久,谁家的福利诱人,让你衣食无忧,都是很现实的事儿。

窦建德用脑子打了胜仗,说明眼光和能力没问题。

窦建德平日里视金钱如粪土,说明公司的福利有保障。

窦建德以德报怨,对旧主忠诚,对手下仁义,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吗?

尤其是为高士达下葬的一幕,堪称旧社会的暖男,引得无数豪杰为他折腰!

只要在河北境内,不管是白道还是黑道,提起窦建德的大名,无人不敬仰!

当时,起义军的首领对地方官府有天生的敌对情绪,如果抓住了隋朝官员,二话不说直接砍头,窦建德却喜欢以礼相待。比如落难之时霸占饶阳县城,听说县令宋正本是个人才,窦建德主动抛出橄榄枝,将他引为心腹之人

有了这样的口碑,窦建德所到之处,大隋官员纷纷开城纳降。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窦建德的麾下就聚集了十余万人。

应该说,窦建德从起义之后一直在做老二,这些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觊觎老大的位置,不敛聚财富,唯一的收获就是名声和人缘。窦建德在乱世中弄得家破人亡,可老天爷最后却把一切都还给了

他,靠着这些年来的好人缘,窦建德一夜之间发家致富,成为了人人敬仰的黑社会老大。

最令人兴奋的是,全国各地暴乱,起义军领袖不是称帝,就是称王,头顶帝王光环已经成为了起义军圈子的标准配置,窦建德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潮流。

617年1月,窦建德在河间和乐亭的交界处设立祭坛,搞了个隆重的加封典礼,窦建德自称长乐王,设置朝廷官署,大肆加封官员,算是正式竖起了旗帜。

那么问题就来了,河间郡城(今河北沧州市献县)不是窦建德吗,乐亭县城不是窦建德的吗,怎么非得在交界处搞称王典礼,太丢面儿了!

这事儿,还真是不得已!

窦建德虽然拥有十万之众,可农民兄弟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堪忧,长乐王殿下纵横河北数个月,竟然连一座城池也打不下来,以至于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只能在荒郊野外举行,真算得上一种讽刺大夏政权诞生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窦建德南面而王,坐地称孤,官府第二天就会派人来弄死他。可当时的大隋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以至于窦建德称王之后六个月,朝廷才派遣右翊

卫将军薛世雄前去征讨。

薛世雄是大隋王朝的名人,当年千里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