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大唐:儿啊,爹真是李世民> 第22章 五经正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五经正义(1 / 2)

出了平安坊不远后,李世民忽然想起了什么。

李世民扭头,看向长孙无忌,随口问道:“朕记得那小外甥,也在国子监四门馆?”

“回陛下,承蒙陆学士赏识,冲儿去年已经升入太学了。”

提到儿子长孙冲,长孙无忌的脸上浮起一丝自豪的笑意。

自己这儿子从小就聪颖,天生是个读书的种子。

比自己年轻的时候还更有天赋。

如今又进了太学,未来自然是前途无量。

“嗯,冲儿不错,比某两个火烧国子监的混账东西,让朕省心多了。”

李世民一听,眉头微挑,眼神幽幽地瞥向一旁的大黑汉子。

“陛下放心!”

“俺这三个月,已经好好把那两个混账收拾好了!”

“保准不会再惹陛下闹心了!”

“如果再犯,俺亲手打死这两个猢狲!”

尉迟敬德憨笑一声,连忙拱手,满脸郑重地对皇帝保证。

李世民摆摆手。

实在懒得搭理这一家憨货。

堂堂吴国公,整天给朕惹事生非。

“下次再犯,直接进左武卫军,跟着公瑾去定襄吧。”

李世民一脸的无语道。

定襄都督府

,乃是面对突厥的第一线,如今的定襄都督乃是李世民的另一员爱将张公瑾。

和尉迟敬德一样,都是秦王府的旧臣、玄武门之变的重要成员之一。

和尉迟敬德的关系,也一向非常要好。

“臣明白了!”

尉迟敬德哈哈一笑,挠头道:“那俺就提前谢谢陛下了。”

大唐和突厥必有一战,按照朝中诸多将门的筹划,定襄都督府属于主力,尉迟敬德的嫡长子尉迟宝林,现在就在定襄都督府帐下效力。

如果尉迟家的两个孩子真的读书不成,去军中效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行了,都回去吧。”

“晟儿的事儿,都给朕守好嘴巴,不能漏出一个字!”

李世民摆摆手,让两人自行离去。

“臣告退!”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闻言,郑重点头,拱手离开。

等两人走后,李世民又开口道:

“来人,去长安各寺庙问问,有没有用于印刷的雕版、以及印刷的佛经,给朕找来。”

几名负责护卫皇帝的百骑,连忙领命离开。

走入两仪殿。

六部送来的奏折,已经在御案上,又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世民翻开奏折,第一个便是房玄龄上书,说六部人手不足,请加派官员。

李世民

沉思一番,吩咐随侍的宦官道:“去,叫孔颖达、房玄龄,来两仪殿候旨。”

孔颖达,孔子第31世孙,现任大唐国子监祭酒、国子博士。

房玄龄则是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

很快,两人来到两仪殿。

“臣孔颖达(房玄龄),参加陛下。 ”

“两位爱卿平身。”

李世民让两人站起身来。

“陛下,国朝渐稳,六部事务逐渐增多,六部尚书精力不足,臣请设立尚书侍郎一职,作为各部尚书助手,处理六部事务。”

房玄龄上前一步,说道。

侍郎一职,之前就有,只不过都是临时设立的。

现在变成常设,变化不大,但却能有效地增加朝廷处理事情的效率。

这件事之前三省这边就已经讨论过了,现在只是走个流程。

李世民点头道:“准!”

“谢陛下!”

房玄龄深鞠一躬。

“孔卿,《五经正义》编纂进度如何?”

李世民又看向孔颖达。

孔子曾经编纂六经,作为儒学教科书。

秦末纷乱,《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

自东汉末年以后,儒学内部派系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一片混乱。

各家依

照自己的解读,垄断五经解释权,但相互之间的差别极大,甚至一度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

李世民即位后,决心由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便邀请孔氏一族的当代族长孔颖达,专门负责《五经正义》编撰。

“启禀陛下,现已编成《周易正义》三卷,《毛诗正义》一卷,其余尚在整理中。”

孔颖达回复道。

“才这么点?”

李世民闻言,顿时不经意的皱眉。

五经正义,分五部,预计要上百卷。

“陛下,五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