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隆万盛世> 1056交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56交趾(1 / 2)

第967章1056交趾

李成梁还在疑惑,魏广德就直接把锦衣卫交过来的情报拿出来,递给了李成梁。

“你看看吧,之前朝廷有怀疑,但是一直不确定那边的真实情况,所以把你留在京城。

现在消息已经确定,右军都督府也该要动一动了。”

接过魏广德递过来的纸条,李成梁仔细看了一遍。

虽然明朝的文官集团都说明军将官是粗鄙武夫,但实际上世袭武职的家族,哪里可能是粗鄙的,许多都识字,学问好的也不少。

因为大明以文抑武的原因,武将家族往往都会在还在小的时候试试让他们考功名做文官,只有确实没那个智商,才会谋个武职。

不说俞大猷这个秀才,李成梁当初也是考过功名的,也是秀才,只是辽东文化不昌,四十岁了也没考过举人。

至于为什么考不过乡试做不了举人,这和地方文化不昌有什么关系?

难道考试不是全靠同行衬托,你只要比同乡优秀就能脱颖而出吗?

对其他省的考生来说,还真是这样,可这不适用于辽东。

明代在地方实行“三司”制度,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民政、司法和军事。

但地处边陲的辽东,因为属于军事前线,居民大多为卫所军户,故只设都司,不设布政使司。

钱粮之事,都司虽然可以一并管理,但科考事务,只能挂靠其他省份。

山东与辽东隔海相望,明初攻取辽东的兵马,就是从胶东半岛的登州出发抵达旅顺,因为这层渊源,辽东的乡试,明代中前期就挂靠到了山东。

所谓的中前期是指什么时候,其实就是嘉靖十年。

在嘉靖十年以前,辽东秀才参加乡试,要么坐船渡海去山东参加乡试,要么就是走陆路,走辽西走廊过顺天府到山东参加考试。

海路,风险就不说了,遭遇海难不测的辽东考生也是不少。

陆路,相较海路安全,但是距离太远。

长途跋涉抵达山东参加考试,许多考生身体都吃不消,自然就更考不好了。

何况和山东考生同台,虽然山东也不算什么科举大省,可在北方也算是中上水平,辽东考生几乎没多少机会的。

院试,给秀才功名,虽然也是一省统考,可终归按地方分饼,雨露均沾,再差的府县也有几个名额

乡试可没有各个府县都要分配举人名额的说法,那是真靠实力来争夺上榜机会。

辽东考生考试变动,就发生在嘉靖十年的时候。

《全辽志》载:“按辽东生儒,旧赴山东布政司应试,嘉靖十年,生员徐潮等屡请附近,甲午科始改应试顺天府。”

根据《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生员徐潮乃定辽后卫,是辽东都司的附郭卫,辽东都司的治所在辽阳城,因此可视徐潮为辽阳人。

他并无特殊之处,史称他“赋性醇和”,很早就入学为生,为人也很孝顺,丧亲之后曾结庐守墓三年。

但可惜的是,徐潮的科考之路并不顺畅,他多次南下山东参加乡试,却“屡试不第”。

遇到屡试不第的情况,不管是谁,心里都会感到郁闷,这种不满的心情日积月累,终于在嘉靖十年爆发。

明清时期的乡试,因考试时间在农历的八月,又称作“秋闱”,古代交通条件有限,外地路远点的考生通常要提前一、两个月出发。

在嘉靖十年的六月,包括徐潮在内的辽东生员,就踏上了前往山东的辛卯科乡试旅途。

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的是,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很不适合长途旅行,时而大雨,时而酷暑,徐潮等人在一路炎热和泥泞中跋涉了将近两个月,七月份才到济南,此时距离考是,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由于旅途劳顿加上水土不服,踏上考场的辽东秀才们发挥不佳,不少人中途退场,坚持到交卷的人,也没有考中几个。

等到放榜的时候一看,录取的几十名举人当中,来自辽东的考生只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韩玮。

在此之前,辽东考生的录取率虽然也不如山东内地,但每次至少能录取三四人,比如上一次的乡试,就有安永清、傅直和冯惟健三人中举。

这次只录取了一个人,让本来就长途跋涉、身心俱疲、满腹抱怨的辽东考生,尤其是徐潮忍不住了。

回到辽阳之后,徐潮联络了一批秀才来到京师递上请愿书,说辽东考生乡试发挥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到山东赶考的路程太远,而不是自身水平不高,要求就近考试,不再参加山东科举,而是到顺天府应试。

辽东秀才们的举动,终于惊动了朝廷。

科举在明代属于礼部的管辖业务,秀才们的请愿书,应该是交给了礼部。

嘉靖十年,时任礼部尚书是江西贵溪人夏言。

夏言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