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徐凤年独自坐在书房之中,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纸上留下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字迹。
他眼中满含愤怒,恨不得现在就把大汉和大秦都碎尸万段!
挥毫泼墨,一封书信跃然纸上,字迹间透露出一股凛冽的杀气:“大汉、大秦联军,竟敢犯我北凉,实乃不义之举。我徐凤年虽身居北凉之外,但心系故土,誓与北凉共存亡!”
书信完成,徐凤年深吸一口气,将书信递给身旁的亲卫,嘱咐道:“速将此信交予徐晓,请他定夺。”
……
王也放下手中的信纸,心中暗自思衬。
大汉和大秦既然敢联合围攻北凉,那么就必须让其付出代价。
但眼下北凉城内百姓人心惶惶,若是再起战事,恐怕会动摇北凉的根基。
信上徐凤年的字迹如刀刻般深刻,预示着远方的风云即将席卷而来。
大汉与大秦的联合,仿佛两颗恶星降临在北凉的天空,逼得这座古城不得不挺起脊梁,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但他现在已经不是孤身一人了,作为北凉的王,他不仅要为北凉的百姓负责,更要为这片土地上流淌的每一滴热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争取到应有的尊严与和平。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青鸟带着几分焦虑闯入了书房。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王也,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和愤怒:“王爷,城外……城外有大秦的使者求见。”
王也微微一怔,随即冷笑一声:“哦?大秦的使者?来的倒是快。去,带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两名使者被带入了书房。
他们恭敬地行了一礼,为首一人开口道:“北凉王殿下,我乃大秦使者,此次前来,是奉了我皇之命,希望与北凉达成和议,共同抵御大汉的威胁。”
王也冷眼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和议?大汉与大秦联手攻我北凉,现在却来谈和议?真是可笑至极。”
使者们面色一僵,但随即便恢复了镇定,继续道:“殿下英明,大秦其实并无对北凉有任何想法,您应该也知道大秦的铁骑非常强大,若是全力进攻,凭北凉的兵力是挡不住的……”
王也的面色彻底冷了下来,不待使者说完,直接将其打断。
“你的意思是,大秦此次与大汉联合围攻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肌肉是吗?”
这使者虽然打着和议的旗号,恐怕内心之中没有多少真心实意。
不然怎么会张口闭口北凉挡不住大秦铁骑?
感受道面前突然爆发的恐怖压力,两个使者额头上顿时渗出汗水,身体不自觉朝后退了一步。
王也缓缓站起身,面无表情的说道:“如果大秦是这个意思的话,我想,应该没有什么和谈的必要吧?”
两名使者顿时慌张了起来,李斯丞相在来之前千叮万嘱跟他们说不要激怒北凉王,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此刻感受着来自死亡的威胁,他们瞬间明白,不要激怒北凉王不是大秦怕了,而是为了保护他们的性命。
姿态放到最低,几乎是以祈求的语气说道:“我们绝无此意,对不起北凉王殿下,是我们嘴笨,不会说话,大秦此次愿与北凉重修旧好,共同对抗大汉。”
王也不在乎他们是怎么样的态度,继续自顾自地说道。
“你们可能不知道,你们刚刚说的话已经让你们死了十几回了,若不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们……呵呵。”
他挥了挥手,示意使者们退下。
两人离开的时候差点被自己绊倒了,王也心中冷笑不已,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只是大秦的缓兵之计,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但是此刻的北凉需要时间来准备,需要时间来安抚民心,巩固根基。
想到王翦干脆利落的撤兵,王也有一种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感觉。
“算你跑得快。”
王府的大门直接被推开,徐渭熊快步走了进来,看见坐在高位上沉思的王也,不自觉将脚步放轻了许多。
当她走到王也的身边,王也也回过神来,看见徐渭熊笑着说道。
“怎么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徐渭熊揪着袖口,脸色严肃,向着王也询问道:“大秦……刚刚派人来议和?”
王也点点头,没有否认。
“大秦的使者来得倒快,这般匆忙,想必也是心虚。”王也低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屑。
徐渭熊点头,眉头紧锁,“此等缓兵之计,岂能瞒过我等?只是,眼下北凉虽胜,但军心未稳,民心未安,确实不宜轻举妄动。”
王也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大秦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们绝不会因为一次议和就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