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大周土地公> 第262章 卧龙、凤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卧龙、凤雏(1 / 2)

上辈子的《论语》长什么样,岳川不知道。

除了课本上学过的某些句子,其他一概不知。

但是这辈子的《论语》……

《黄先生与阶梯说》、《黄先生与权说》、《黄先生与柄说》、《黄先生与大千世界说》;《黄先生与姜国新政五章》、《田先生与君臣说》。

前四篇,是南郭合出殡当日,大黄与众人在小院中席地论道说的内容。

姜国新政也被算到了大黄头上,也确实跟大黄有关系。

最后一篇,则是田氏宗主临终前的话语。

随便翻了翻,记录得还不错。

或许是内容太少,为了充字数凑篇幅,孔黑子等人非但没有对文字进行精练,还反其道而行。

每一句话都记录得非常详细、详尽,甚至还包含了大黄说这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态,记录了围观众人提问的话,以及提问者的姓名、身份、相貌。

原文

大致就是观后感、读后感。

诸弟子挨个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由孔黑子做总结。

有时候还会二次讨论、三次讨论,不同时间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六个章节,愣是水出来一本书。

岳川再仔细翻,黄先生五篇前还有一个单独的页面,介绍“黄先生”何许人也。

在《论语》中,对大黄的描述为:有贤黄一,字号不详,无名地从无名师,后至姜国拜南郭合门下,习管圣学说,承南郭衣钵,学文习武,均有所成,王子阳甚异之,拜为国相,参政议事。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段文字中有一股酸味。

岳川凑近了仔细闻,却又一无所获。

《田先生与君臣说》前面也有一个类似的单章,介绍田氏宗主的姓名、身份,以及田氏概况等。

岳川看出来了,孔黑子志向远大。

其《论语》还会不断更新。

田先生一篇算是连载到头了,田氏宗主拿命换了个露脸的机会。

但黄先生还会有新的言论发出,继续更新。

有黄先生篇和田先生篇,自然也可以有李先生篇、张先生篇等。

《论语》不再是一家之言,而是集天下有学之士言论。

一旦做出名气,搞不好就是权威的报刊、杂志,到时候会有众多学者带着自己的作品找孔黑子品评斧正,然后刊行天下。

这里面有一个不起眼的信息:大黄被姜国拜为国相。

那些想要出仕,想要获得重用的有学之士怎么扬名,怎么被列国君主知道和赏识呢?

以往,肯定是得像孔黑子那般,周游列国,“你好,你们还招人吗”。

国君待见,还有坐而论道的机会,尝试着用自己的学说或者学识打动国君。

国君不待见,连论道的机会都没有。

没办法,人家国君也是挑人的,没有名气,啥也不是。

可如果能将自己的学问刊入《论语》,传扬天下,就不一样了。

人在家中坐,饭碗天上来,列国使者冲到家门口请人。

比如诸葛亮,也是先有名气传扬在外,才有刘备三顾茅庐。

至于名气从何而来,水镜先生一张嘴使劲的吹——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

这就是宣传的重要性。

能把“卧龙、凤雏”捧至云端,自然也能令其跌入泥田。

关键得看谁在吹,怎么吹。

岳川很期待,《论语》流传天下后,各国是什么感觉,又能在这个百家方兴未艾的时代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后世很多思想,基本都是在当下萌生,并且流传下去的。

当下虽然重礼法,有君臣之道,父子之伦,但还没有达到后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程度。

臣子活不下去干死国君的事情比比皆是,称不上褒扬,也谈不上贬低。

所以田氏为求自保弑君,不篡国的话,诸侯也就是谴责一下。

田氏与姜氏重修君臣之好,也算是给天下各国上了一课。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观念估计就不会市场了。

君臣之间,会有一个默契的界限,谁也不敢越界,否则随时可效田氏壮举。

因为臣子们会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君权过大,臣子生死全决于君王一念之间,必定会导致臣因言获罪、君因疑杀人。

管仲就是最好的例子。

为齐国殚精竭虑四十载,其死后弟子门人广受牵连,死的死、逃的逃,无一幸免,管圣学说几致失传。

求生,是人乃至所有生灵的本能,视死如归固然可敬,贪生怕死也不可耻。

《论语》六篇中黄先生四篇精彩绝伦,却过于深奥,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酝酿,等待回声传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