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高德内部生变的李泽华也没闲着,安排郭鑫毅去收集侯君,程从斌的具体情况,同时加紧接触握有高德股份的其他几家风投。
同时也没忘记和道道通继续保持联系,作为公司老板,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一但萧军的内部游说失败,他得拿出解决办法。
记忆中高德上市以后,被阿狸收购之前,创业三元老里,只有程从斌还继续活跃在台前,这证明他很圆滑,手腕高明。
也善于和资本打交道,但在李泽华眼里,这种人恰恰是自己计划的最大阻碍,他不得不防一手。
萧军32%多一点,剩下的侯君手里有17%,加一块无限接近50%,如果能从其他家风投手里拿到一部分,则意味着大事可期。
如果两个创业元老都拒绝,那道道通就是备选,后世千度可以收购它,眼下多出点溢价拿下,再把萧军请来主持大局。
用完全免费的策略,学习360做行业搅局者,先把车载导航市场的玩家清理出去,最起码也要阻止四维图新和高德的上市计划。
做生意就是这样,市场份额摆在那儿,你不去占领,对手就要去占领,与其坐等对手顺利融资扩大经营,不如把它们扯下马。
加法做不了,换个思路做做减法也是可以的嘛。
“唔~要给京东做下沉市场的可行性计划,看看资料先。”
回到酒店,李泽华准备着手做個简单ppt,有标题名录能唬人就行,具体数据和填充内容,自然有助理帮忙完善。
“做老板,就是这点舒服,不用自己亲自动手,把要求安排下去,几分钟就全搞定。”
随便找几份内部文件,复制一下标题,安排办公室助理把敏感数据剔除,再润色加工一下,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出一份完美计划。
都是拼夕夕成功实践的真实案例,极具代表性。
“嗯?亚迪电动自行车就开始上市销售了?
不是说等换电柜大规模推广起来,再安排的嘛?”
闲暇之余,顺手点开几份市场销售数据,一看不对劲啊。
再看,“竟然卖的还不错,乡下市场接受程度这么高?”
想到这,他拿起电话给亚迪新任董事长助理,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宁涛打去电话。
后者在电话里兴奋着说道:“李总,工厂产能全拉满了,现在不仅冠能2代供不应求,连换电柜的投放速度也加快好几倍啊!”
“说说怎么回事。”
随着宁涛的介绍,他才明白,搞半天姑苏青云动力科技公司,剑走偏锋,找了几家友商开始合作委托生产。
产能一下爆发出来,换电柜推广进度被骤然提速,除一线城市外,许多省会城市也开始陆续上马换电计划。
铅酸电池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得益于其安全稳定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生产规模起来,降低成本才是核心竞争力。
但姑苏工厂在前期产能拉满,三班倒的情况下,也不能同时保证亚迪电动车,和换电柜的双重需求。
光亚迪电动车一家,一个月需要二十多万台电池,原电池厂还有给其它电动车厂商的代工合同呢。
剩下的产能,每个月勉强能供应3-4000个换电柜,别说供应全国,就北上广深几个特大城市都不够用。
这不刚开始,姑苏青云动力科技的厂区里,到处是空置的换电柜,张开口饿得嗷嗷待哺,只等着投放电池。
造换电柜,比造电池容易的多,往往电池厂生产一台电池的工夫,三五个换电柜就被送进厂区。
偏偏青云动力科技的管理层还没办法拒绝,因为这是大老板亲自下达的命令。
李泽华事情那么多,哪有时间认真琢磨细节?
在他看来,电池厂三班倒,每个月出厂36-40万台电池,而亚迪电动车才消耗20万出头,那按12开,或16开规格设计的换电柜。
每个月不得装满一两万个柜子啊?
所以给换电柜生产商下达的采购指标,每个月按12/16/24开口规格的生产量都是2万个以上。
这下好了,柜子来了,电池没有,逼的管理层不得不临时租借仓库存放。
要怪,就怪原来的管理层吹牛皮,给公司报告说二期产能扩充,随时可以新增十几万台产量。
结果证明确实是吹牛,因为技术不达标和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目测没有三个月,根本不可能正式投产。
至于青云系上层,为什么没人发现并及时制止这个问题?
纯粹是李泽华本人的锅,他都快把电池当成集团核心科技了,自然是亲自挂帅坐镇领导。
姑苏动力研究所也弄了,高薪挖人的动作一直没停过,和大学合作研究也在稳步推进,奈何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连续投入才有产出。
搞科研投入,他是认真的,但对其它问题就没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