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贾琏直言不讳道:“满城要员多在东平王府!一旦有事,后果不堪设想。”
承辉帝听了忍不住叹息道:“朕也不希望看到有事,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何不可呢?”
对此贾琏很不客气的打醒承辉帝道:“陛下所想,奢望也!所谓欲壑难填,陛下退一步,他们就进一步。顶层权利资源就那么多,陛下让无可让时,必然起争斗。”
贾琏昧着良心说话,实际上是承辉帝一直在咄咄逼人,又是清欠,又是整顿京营。忠义亲王,四王八公,哪家晚上能睡的着?也就是贾府一个例外。
“爱卿所言极是!朕不能再退了,这国家非朕一人的国家。”承辉帝说着自己都信了,唯独贾琏没信,腹诽:这是你的国家吧?
皇权再怎么温情脉脉,贾琏都不会完全信任的。到了贾家这个阶段,感情不重要,利益关联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贾琏的因素,王子腾不会放弃京营的兵权,也不会离京万里。
承辉帝见贾琏低头不语,等待指示的恭敬姿态,也懒得继续装了:“正月十五放花灯,那是放花灯么?那是障眼法!东平王借寿诞大宴宾客,未尝不是在打配合。恐怕东平王早就安排妥当,一旦有事立刻出城去通州,静观局势变化。又或礼花为号,铁骑进京,清君侧。”
能说出这番话,说明承辉帝根本不信东平王。想要获得承辉帝的信任,此刻的东平王就该在山东老实的呆着,而不是借口生病回京,又大办寿宴。要知道,东平王寿诞,带兵的勋贵们,绝大多数都要去赴宴的。
“陛下,臣已经严令神机营枕戈待旦,一旦有事,一个时辰内,保证京城可以到达京城任何一处要地。同时,臣撒出去数百探哨,少有异动,第一时间上报。臣出宫后,坐镇神机营,以防有变。”贾琏非常严肃的告知自己的安排。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道:“以防有变,说的好啊。朕看是一定会有变的,从现在到正月底,没有哪天比今日更适合兵变了。”
看来承辉帝早就笃定是今天了,又或许他有别的消息渠道,确定了今天。
“如此,臣这便告辞,安排应付一切。”贾琏抬手重重的敲打胸膛。
“去吧,万万小心。”承辉帝叮嘱一句,贾琏重重的点头:“一旦有事,臣即率部杀向西华门,确保陛下无事。”
“紫禁城的安危,爱卿无需多虑。一旦有事,首重乃破敌主力。朕不怕他们杀来,就怕他们离开京城,或关中,或关外。届时,想要再剿灭,必定大费周章。”
听到此处的贾琏点点头:“臣明白了,臣还是坚持,一旦有事,遣五千精锐至西华门,紫禁城一旦出事,臣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
承辉帝听罢表情微微一怔,随即凝重的挥挥手,示意贾琏可以走了。
出了紫禁城,贾琏依旧先去五城兵马司,日常交代一番后,借着巡视的理由离开。
从时间和经验上判断,如果要兵变,最合适的时间就是入夜后,届时城门关闭,主要有内应,城外的军队进城,守住九门,承辉帝无处可逃。两代皇帝的心思都差不多,绝对不能让对手跑出京城。
年关的京城大街上热闹非凡,到处都是正在置办年货的百姓。巡视的贾琏没坐车,也没骑马,直接便衣走在人流中。基本可以确定,兵变就在今日。
唯一没想明白的还是那个无尘,这个女人在水月庵蹲守的目的究竟何在。难道说,只为了认识一下自己,能勾引则勾引,勾引不成则寻机行刺?不对,要行刺也不是现在,好歹等大军进城后吧,提前行刺只会引起承辉帝的重视,坏了布局已久的大事。
为何说布局已久呢,这大概要从四王八公为首的勋贵集团站出来争功开始。东平王去了山东,看似气不顺的承辉帝,拿史家兄弟开刀。勋贵们意外的没有团结起来反抗,是牺牲史家兄弟么?贾琏现在认为不是。而是有人在背后压住了众人。
无论如何,过了今日,真相大白。
贾琏前脚出了乾清宫,后脚裘世安便向承辉帝禀报:“圣人,元妃要生了!可需奴婢唤回贾大人。”承辉帝听了先是一喜,随即又面色平淡道:“告诉皇后,元妃不可出事。派人往贾府知会一声,贾琏那边,自然有人知会,他也知道该怎么做。算了,朕亲自去一趟。”
承辉帝直接去了元春处,到的时候周皇后已经在了,并且拦住承辉帝道:“陛下止步!”
承辉帝也没硬要往里去,叫上周皇后一道,在附近走了走,交代了一干要紧的事情。尤其重点让皇后转告元春,皇帝来过,回去等结果了。
夫妻同心,周皇后知道承辉帝的心思,让他安心去等结果。
回到乾清宫的承辉帝,看见等在外面的夏守忠,吩咐他跟进去。
贾家,得知元春进了产房后,贾母跟前立刻汇聚了一群人在等消息。
其中王夫人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说话的声音都提高了一个音调。
众女人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