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失败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中日甲午战争。
苏晨每每想到在国运对赌之战中输给日本,就不免心情格外的沉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甲午战争对中日双方都影响深远,是两国历史重要的转折点。
对于中国来说,甲午战争的惨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但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让国人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拯救中华。
对于日本来说,大清国的巨额赔款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的崛起,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但也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为日本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种子。
“1894年三月,一个初春的夜晚,紫禁城内上书房灯火未熄,光绪皇帝仍在批阅奏折。”
“光绪亲政的时候,也恰逢晚清历史上难得的一段好时光。”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各地洋务蓬勃发展,连和西方列强的外交也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
“所谓同光中兴,给这個已经开始腐烂的王朝带来了一抹生机。”
“这个夜晚,一封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递上的奏折出现在了光绪的案头。”
“北洋海军刚刚出巡南洋归来,李鸿章上奏朝廷,痛陈北洋海军舰船与装备已经开始落后的事实,向海军衙门申请,即使短期内不购买快船,也应为主力舰安装先进的速射炮。”
“这样的奏折光绪并不陌生,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李鸿章多次上书,要求更新海军装备。”
“然而,朝廷的财政收入却捉襟见肘,没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海军装备。”
“再加上帝师翁同龢素来与李鸿章政见不和,每每为此事争论。”
“犹豫中,光绪帝只给了一个五个字的批示,该衙门知道。”
“奏折石沉大海,很少人注意过它曾透露出的危险信息。”
“那就是西洋各国船式日新月异,即便日本蕞尔小邦,也能节省经费,添置巨舰。”
“中华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恐后难为继。”
“1894年,农历甲午年,在大清朝和它的邻国日本之间,一场改变国运的战争即将打响。”
翁同龢:悔不当初啊!我不该因为个人恩怨就罔顾大清国利益于不顾,要不然大清国也不会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他因为与李鸿章不和,就以节省财政支出为由,奏请皇上暂于两年内禁止南北洋购买西方的军舰和枪炮。
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奏折,才导致北洋舰队错失更换装备的绝佳时机。
日本在购置西方新型军舰枪炮的同时,北洋舰队却因为没有钱无法更换。
最终甲午战争惨败的结果,让大清国所有臣民呜呼哀哉。
此刻他唯有深深的后悔,要是当初没有那份奏折,大清国的局势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日本一方蓄势待发,大清一方却懵然不觉。”
“1879年起,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开始向英国购买新式铁甲舰。”
“李鸿章接受了驻德国公使李凤苞的大力推荐,选定在德国船厂订造两艘巨型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
“排水量七千吨的定远,配有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三百零五毫米后膛炮,威力惊人。”
“1885年十月二十九日,定远升起龙旗,正式成为北洋海军舰队旗舰。”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
“它是中华的第一支近代海军,代表了洋务运动在军事领域的最高成就,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三十年自强成果的集中体现。”
“此时,北洋海军的实力雄厚,号称亚洲第一,远超邻国日本,共有德国造、英国造舰船二十五艘。”
“其中两千吨以上的主力舰,日本海军只有五艘,总吨位不足一点五万吨。
“北洋海军有七艘,总吨位为二点七万吨。”
“有谁能料到,这样一支在历史舞台上华丽登场的海军,连同它看似威力无比的坚船利炮,竟然在短短六年之后便灰飞烟灭。”
“而断送他的并不是海战实力雄厚的欧洲舰队,反而是在海军实力上一直相对落后、奋力追赶于后的东亚邻邦日本。”
“这也使得这场战争在整个清朝历史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拐点。”
清朝晚期的老百姓听到这里,心情尤为复杂,内心很不是滋味。
中日甲午海战,最终居然是朝廷的北洋海军一败涂地,这让他们的自尊心大受打击。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也好,虽然很多欧洲国家打败过他们。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认为大清国是东亚的第一,是一个有着霸主地位的国家。
可结果呢,一直被他们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