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仅北地和上郡两地,大梁北方各郡都成了战场。
天灾,兵祸叠加之下的大梁北方百姓,已经断绝了一切希望。
这时的西北三郡,就成了暗黑夜里唯一一点星光。
陈长生这次没有走接纳难民,增加三郡人力资源的路子。而是向朝廷奏报了自己的想法。
北上抗敌,先将侯景在北地和上郡的老窝端了,让侯景成为无源之水,然后再守住长城,断了匈奴人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
亓无忌一听,这个主意好啊!大舅哥儿真像样!
话说,这个时候,他也不再为了提防陈长生而刻意挟制他的权力了。自古请人打仗都得付出代价,为了让陈长生出力,他又下诏,任命陈长生为北地、上郡两郡宣抚使,也就是说,陈长生有多了块地盘,已经是五个郡的最高地方长官了。
亓无忌不怕陈长生势力过大,因为西北三郡和北地、上郡中间还隔着一个陇西郡。他已经听说陈长生和刘伯当并不对付,所以把刘伯当加封为陇西宣抚使。
亓无忌这一招也算很高明。因为侯景为了获得匈奴王的协助,把
北地和上郡送给匈奴王当礼物了。
打不败侯景,这两郡不归自己管了,打败了侯景,这里也是一片废墟,老百姓也是刁民,还不如就赏给陈长生一个虚衔,让他代管。
陈长生接到委任书后,也是摇头微微一笑。
自己的妹夫也真是心眼多,这个时候了,还对自己搞这些虚的。他本来就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才惹来众多反对,又怎么肯再竖起几个大军阀呢!
只要战乱一平定,恐怕自己又会成为亓无忌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所以,陈长生诚恳的推辞了这个官职。
大妹夫,我的职务已经够多了,管理西北三郡已经忙得团团转,最近身体也不是很好,总咳嗽发烧,有可能得了新冠。如果再接了这两郡的行政管理权,恐怕管不好,会辜负圣上对我的信赖。
陈长生越是推辞,亓无忌心里越是没底儿。
咋了,嫌我给的蛋糕小了?他不会想连陇西也要吧?
亓无忌急的找宋曦商量此事。
宋曦分析了此事,中肯的说,陈长生真是忙不过来,不是推脱责任。宣抚使毕竟是个临时职务,所以那些地方上的官员未必能买他的账,毕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根据陈长生的脾气,他大概率也会给皇帝卖命,解决北方的动乱。
亓无忌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但他却不肯放弃让陈长生管这两块地皮的想法。
陈长生之前那么卖力打匈奴,不就是因为西北三郡是他
的辖区么。如果他的辖区出了问题,那就是他有过错。
如果让他辞了北地和上郡两地的官,这两个地方闹得再凶,自己也找不到陈长生的毛病。毕竟人家兵也出了,勤王的态度也好,还想让人家咋地?
亓无忌想的是鞭打快牛的道理,帝国危亡之际,谁有能力谁多干,只要不让匈奴人把京畿打下,把自己撵到南方去就行。
沉吟片刻,他当即宣布,在北方实行州郡县制度,西北三郡和北地、上郡并为凉州。由陈长生任首任刺史。迁刘伯当为朔方刺史。和陈长生共同讨伐侯景的叛军和匈奴入侵的骑兵。
陈长生见亓无忌也真是下了血本了。
大梁郡级单位有几十个,彼此都互不挟制,再加上其中的诸侯王国,所以非常零碎。每一个郡或者诸侯王国都不大,想对抗中央也没有那个实力。
可是设立州可就不一样了。
以大梁的地盘,也就分个十个八个州,分多了,就没有意义了。
过去中国叫九州大地,也就是全国才分九个州。
中央首次设置省级区划,自己就被任了凉州刺史,节度五个郡,皇上对自己的诚意是满满当当啊。再推辞,就是给脸不要了。
于是,陈长生当即诚惶诚恐的接过了凉州刺史的官印。
是年,他穿越到大梁两年零五个月,年纪二十七岁。在历史上虽然不算最年轻的省级干部,但他也心满意足了。
接了职位,那北地和上郡
的叛乱就是自己辖区内的事儿了,陈长生此时也不敢再怠慢,决定“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