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了方孝儒的话,说道:“方孝儒,孤知道你,说起来,你还算是孤的师弟呢,你怎么会在国子监啊?”
朱标的话音刚落,方孝儒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了一抹淡然的笑意。
他拱手作揖,恭敬地回应道:“太子殿下明鉴,臣幼时曾受业于宋濂宋公,承蒙他老人家教诲,得窥圣贤之门径。
后蒙陛下恩泽,得入国子监深造,以期能为朝廷尽绵薄之力。今日得见太子殿下,实乃臣之幸事。”
方孝儒的身影显得愈发清瘦而坚定。他的话语虽平实,却透着一股子不屈的傲骨。
朱标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这位师弟虽然年轻,但胸有丘壑,日后必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他缓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方孝儒的肩膀,笑道:“好,不错,那师弟,等会你也跟孤一起离开。”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方孝儒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为朝廷效力的未来。
这时,一名学生站起身来,说道:“太子殿下,学生齐泰,学生觉得,朝廷当广开才路,不拘一格,此为国家大事。
当今之世,人才辈出,若只以资历论英雄,恐有遗珠之憾。
学生愿为朝廷献上一策,建议设立‘英才选拔’之制,让有志之士得以脱颖而出,为朝廷效力。”齐泰说完,便深深一揖,等待着朱标的回应。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转过身来,看向齐泰,眼中满是鼓励之色。
他微微点头,道:“齐泰,你言之有理。朝廷的确需要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你觉得,如何选择呢?”
齐泰思索片刻,恭敬地回答:“现如今,儒教为我大明根本,很多儒教学成之士,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入朝为官。
他们或隐于山林,或埋没于市井,但心中却怀揣着治国安邦之志。
学生以为,朝廷可以设立一个特殊的选拔机制,不拘泥于门第与出身,只看重才学与德行。
可以定期举行儒学大考,让有志之士得以展现才华。
同时,也可以派遣使者深入各地,寻找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此,必能吸引天下英才,共襄大明盛世。”
朱标一听这话,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要知道他可是跟朱元璋一样,特别讨厌这些儒教学士的迂腐。
他当即就反驳道:“齐泰,你说的那些儒生,不过是些只知道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罢了,他们能有什么真才实学?
让他们来辅佐朝廷,岂不是要误国误民?”
齐泰闻言,并未气馁,而是耐心地解释道:“殿下,儒生虽有些迂腐,但其中不乏有真才实学之人。
他们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对于治国安邦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
只要朝廷能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必定能够为大明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标转头看向刘三吾,刘三吾会意,他捋了捋胡须,走到朱标身边,轻声道:“殿下,内阁本就是小朝廷,各种声音都应存在,才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齐泰所言,虽有些理想化,但其中蕴含的选拔人才之意,却值得深思。
若朝廷能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广纳贤才,那大明江山必能更加稳固。”
朱标听后,眉头稍缓,他望向刘三吾的眼神中多了一丝赞许。
刘三吾继续道:“至于儒生,他们虽有些迂腐,但学问与见识却非一般人所能及。
若能正确引导,让他们将所学用于实际,必能为朝廷带来不小的助力。”
朱标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转向刘三吾,语气中带着几分请教的意味:“先生,你的意思是可以将齐泰也接收进内阁?”
刘三吾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殿下,人才难得,尤其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这齐泰也是有才的。
儒生虽有其局限,但他们的学问与见识亦是宝贵的财富。
若我们能善于发掘、正确引导,他们必能成为朝廷的得力助手。
当然,选拔之时需严格把关,确保真正的人才得以入朝,如此方能实现朝廷的广纳贤才之策。”
朱标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深深地看了刘三吾一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目光如炬地看向齐泰,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好吧,那孤就听先生之言,齐泰,你的提议孤会慎重考虑。
等会你也跟孤一起离开,孤要与你详谈选拔人才之事。”
齐泰闻言,心中一阵激动,他连忙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多谢殿下赏识,学生必定竭尽所能,为大明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标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他转身向刘三吾拱了拱手,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