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家祖左宗棠> 第263章:和平巡游(八)纳尔逊与新加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和平巡游(八)纳尔逊与新加坡…(1 / 2)

6月22日晚,在胡德舰队的陪护下,舰队泊入皇家海军的朴次茅斯港,鹿半夏等人在此下船,准备乘火车前往伦敦。

而在港口内,第1海务大臣贝蒂伯爵已经出现在了港口,这无疑是足够严肃且重视的迎接。

“欢迎您,司令阁下。”贝蒂稍带微笑,向着鹿半夏伸出了手。

两人简单的握了握手,这位伯爵的手劲确实不小,但相比于当年抱着120炮弹满船跑的鹿半夏来说还是差了点。

两人的年纪相仿,而鹿半夏尚是中将衔,但这位伯爵先生如今已是海军元帅,这在皇家海军中是难以想象的,足见其才情。

当然,中国的将军很稀罕,中将衔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中国的军衔并没有什么职务、铨叙的划分,总共包括上中少准4级,在和平时期,海6空3军的上将人数屈指可数,不超过十人能够到这1步,而将军总数也不过2百人左右,基本上是每万余人1位将军。

贝蒂并未与鹿半夏等人有过多的交流,主要是因为天色已晚,明日还要前往伦敦面见英王,不易过多叨扰。

英国这1趟“旅行”的前半截必然是无聊的,各种外交礼节在这个国家中体现的尤为繁杂,这也是君主立宪国家的通病。

在抵达英国之后的第2日、第3日,鹿半夏几乎没有干什么事,就是见了英王乔治5世,在白金汉宫举行了1次盛大的宴会,与会名流不计其数,包括现任财政达成温斯顿·丘吉尔。

这位财政大臣对于中国的敌视不是1般的大,在他呼吁“英、法、意、俄联合起来共同复兴欧洲,反对全人类最危险的敌人”的演讲中,将中国与苏维埃德国并列,视之为洪水猛兽。

在他担任财政大臣的这段时间内,大刀阔斧的削减了政府支出,尤其是海军经费,但唯独对东方舰队的支持不减反增,在他的运作下,铁公爵号战列舰才得以出现在远东,不过,这并不是1个好方案,只是各方妥协的结果,无论是贝蒂,抑或是丘吉尔,还是其他什么人,其实都不满意。

不过,值得1提的是,由于中英同盟天然不可能续约,新西兰号和澳大利亚号目前都在太平洋地区,并没有随着条约而被拆解,甚至于澳大利亚在战后还打算继续向英国订购战列巡洋舰,只不过已经被条约毙掉了。

否则,国防军在河南号之后必然还要继续建造4~6艘战列巡洋舰,以应对澳大利亚的4艘战列巡洋舰、十艘巡洋舰的计划。

同时他也推动了马来亚殖民地的去中国化,只不过效果不佳,排华政策从来只在中国海军贫弱的时候奏效。

相比之下,皇家海军的各位将领对于这些问题就没有那么关注了,他们显然更关心河南号战列舰的状态。

因此,皇家海军在第3天下午就迫不及待的邀请远航舰队1同进行演习,并伺机观察。

在条约的框架下,皇家海军实际上对河南号还是比较有了解的,河南号现阶段还没有进行大的改造,主要是扩展了1下她的火控系统,至于防雷纵深部等内容在建造中就已经进行了强化了。

在火力方面,表面上来看,老纳扛着9门炮,但就设计上的问题和火炮的问题,双方之间的对比很难说谁能够占据上风,不过,皇家海军目前还是比较自信的,全前置的问题尚未真正展现出来,而高速轻弹的恶果同样没有展现,包括国防军在内的所有人依然十分重视这艘战舰。

至于说航速方面,反而不算皇家海军内部非常关注的事情,国防军并没有掩盖河南级的航速,公布了其26节(实际略高)的航速,皇家海军对中国的中速舰保持了警惕,但皇家海军本身没有任何意愿去造这个级别的战列舰。

就1战后的技术水平来说,26节属于中速舰,向上是战列巡洋舰,向下是战列舰,这1点在英国战后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中便有所体现,1920年3月提交的该报告里认为未来理想的战列舰将拥有10~12门主炮,航速23节,战列巡洋舰则是8门主炮,33节。

而中速舰在皇家海军看来并没有什么推销的价值,伊丽莎白女王级灾难性的超重与随之而来的不达标的航速断绝了中速设计的任何可能性。

早在1915年底,海军部便获得了财政部的批准,可以建造1艘试验型战列舰,其部分设计方案拥有25~265节的设计航速,而杰里科与贝蒂反馈的意见都是并不需要这种中速设计。

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当时他们正在担心德国人的新战列巡洋舰,情报中声称其航速30节,配备385主炮。若以此为目标,则rn当时手头不具备能与之对抗的主力舰,这1位置本应由挤占了战列巡洋舰位置的qe级承担,即按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正常发展路线,虎号之后的战列巡洋舰将拥有15吋主炮,至少30节航速和强于虎号的防护,也就是所谓的super tir,足以对抗情报中的德国战列巡洋舰。

因此,挤占战列巡洋舰资源的中速主力舰是对战列巡洋舰部队的削弱而非加强,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