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异国猎宝档案> 第557章 瓷刻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7章 瓷刻之争(1 / 2)

终于等来琢者放下手中工具,扭动着脖子,伸个懒腰的机会。

“老板,你的货被人偷了。”戴俊开玩笑的拍拍手。

那男人倏然一惊,扭身站起来,快速瞅了眼床摊前的几人,主要是核对货品数量,继而拉下口罩(防灰尘),又挠挠头,朝李承几人嘿嘿笑笑。

“老师贵姓?”李承将手中的台屏放下,微笑问道。

他用的称呼是“老师”而非老板,这让这位戴着瓶底眼镜的琢者,连连摆手,“不敢不敢!”

“鄙姓程,路程的程。”怕李承分不清,他还用手指虚画几笔。

“这几件东西怎么卖的?”李承指指几人手中的瓷刻,又指指那件戴国宝的四君子台屏。

“镇纸八百一对,人物屏一千一只,山水屏一千二,您说的这件台屏……是我家祖师爷的作品,要贵一些,六千。”说到这件台屏,程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报出一个靠谱的价格。

“戴国宝先生是您的祖师爷?你是杨派弟子?”李承立即来了兴趣,追问道。

“您也知道戴国宝戴老的名号?”李承的回答让中年人很是惊讶,推推眼镜吃惊的打量李承。

瓷刻是冷门艺术中的冷门,世人很少接触,更很少听说,眼前的年轻人竟然一口指出戴国宝,这不得不让程培初刮目相看,更何况他还提到“杨派”。

似乎在辨别李承的口音,程培初又疑惑的拱拱手,“难道小兄弟是同门?还是北派哪位前辈的后人?家师杨卫义,在世时从不敢以杨派自居。”

李承同样拱手还礼,“天下瓷刻出华家。门内和门外又有什么区别,杨老一生精研瓷刻,不是门徒胜似门徒。”

这句话得解释,行外人听不懂的。

天下瓷刻出华家,这华家指的是松江府华文、华约三父子。华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的瓷刻工艺大师,曾在清内务府瓷器作六处担纲瓷刻工匠,清宫留存下来的同治及光绪早年的瓷刻

作品,基本上出自于华文之手。

华文老退回松江府后,其子华约三子承父业,于金陵府开设瓷刻作坊,收门徒二人,分别是戴国宝和张锦山。花开两支,戴国宝出师后开设“铁画轩”,张锦山开设“三林瓷刻”,此二人为南派瓷刻的中间力量。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尹陈壁在顺天府(即今京师地区)宣武门外的斜街,承办了一所“农工学堂”,又称“工艺学堂”。学堂里设有各种工艺科,其中就有“镌瓷科”,聘请华约三担任教师,传授瓷刻技艺。华约三尤其善长刻人物,并创造性地将山水花鸟或诗词雕刻在白瓷釉面上。

后来“工艺学堂”改为“工艺局”,由原来的官商合办转为官办,并入内务府造办处,“镌瓷科”改为“瓷工科”,收有学生二十多人。

这些学生中有后来成为瓷刻名家的朱友麟和陈智光两人,此二人为瓷刻北派的代表人物。

瓷刻北派和南派技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是基于“工具”不一样而形成的艺术风格迥异。

南派所用工具,多为钨钢刀,较多的使用錾、刻、磨、镌,所形成的画面有些类似于瓷器素描,追求画面的立体感,断点比较多。

北派因为背靠京师,有朝廷支援,能获得更好的工具金钢钻石刀,风格上更多样,更以划、刻、铲等技法为主,体现国画的线条感,走线灵动、流畅,韵味悠长,具有刻刀剔、錾子錾所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南派北派风格不同,可师傅都是华约三一人,因此有“天下瓷刻出华家”一说。

如果要华约三重要弟子排序的话,戴国宝为大师兄,张锦山行二,朱友麟和陈智光要晚十多年。

朱友麟一辈子位于京师作艺,而陈智光于1944年来到中海传授技艺,他很快结合南派瓷刻,融合出新的南派瓷刻风格。此时,戴国宝和张锦山已经去世,陈智光转型成

为新南派瓷刻的代表。

杨卫义的“杨派”又是怎么回事?

杨卫义(1925—1986),金陵人,又名少石、拙翁,少年天才,自学成一家。

十岁开始自学临摹国画山水,十一岁自学刻印,十五岁由刻印进而刻蝇头小楷的边款。他能够在刻制牙章的侧面,细刻山水和细如蚊足的小字。

曾偶得铁画轩瓷刻一件,惊为天人,遂以这件作品为师,结合自己的镌刻技术,同时糅合微雕技法,模仿戴国宝的瓷刻风格进行创作。

此人在瓷刻方面,确实天纵奇才,他借鉴象牙细刻的技法,尝试用浅刻的方式,直接在瓷器表面进行镌刻,能够刻制全景的传统丝国山水画,在瓷器上较好地传达出山水画的浓淡变化、皴擦点染、笔墨气韵等艺术效果,再配以行书诗词、落款,所刻文字比米粒儿还小,代表作品有《山水葫芦瓶》、《山水乾隆方瓶》等。他刻制的松柏也刀法细腻,代表作有《松柏万年乌金瓶》。

同时,他还能在瓷器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