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找老头子打听后再告诉他——她家老头子也喜欢逛鬼市。
等李承三人从镇上吃完饭回来,大妈站在柜台后,对他招招手,非常神秘的塞给他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还敲敲说道,“我家老头子说,别瞎传,这是鬼市。”
被她的神秘模样逗乐了,李承点点头,笑着学她,轻声道,“打死也不说。”
“小鬼头,去你滴!”这位大妈拿着柜台上的登记册欲砸,又忍不住笑道,“小李啊,做什么工作的?有女朋友么?要不要大妈介绍一位给你?我媳妇家的小姨子很不错的呢。”
李承正发愁这两天“渣男”四射,哪敢搭话,赶紧闪人。
大妈给的纸条很详细,明早的玉器墟市在良渚镇安溪村村东头老祠堂,四点开市,八点散市。
天刚麻麻亮,李承三人早起退房。
大妈不在,柜台后面睡觉的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他揉着懵睲的眼睛,看了李承一眼,“是你要去鬼市?”
应该是大妈口中喜欢逛鬼市的丈夫
,李承笑着点头,“大爷,要不要一起去?”
老头子利索地摇摇头,“不去,现在鬼市假货太多。”
他帮李承结完账,又好心劝说道,“别被鬼市名头唬了,多看,尽量别出手。这鬼市,一年不如一年。”
一年不如一年,这话传了多少年,可良渚玉器墟市却越办越兴盛,贾郑廷最后一次逛这家鬼市是2013年。2014年1月,临安市彻底整顿古玩市场,将其纳入到吴山古玩城,三十年历史的良渚玉器墟市才最终宣告消失!
他这句话,倒是让李承有了别的想法,笑着接过老先生递来的找零和收据,“老先生,您的收藏品……出手么?”
江南文风鼎盛,说人人识古肯定夸张,但江南识货之人有很多,那是肯定的。就像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兴许,他家中就收藏了不少玉器、古董。
如果能从老者手中求购一批,那自己就不用去墟市一件件淘宝。
可惜的是,老先生摇摇头,“我家就一两件,自己盘着玩,不卖。”
老先生这话绝对假,倒也符合江南不露富的谨慎性格——他家儿子开宾馆,肯定小有资产的,怎么可能只有一两件?只是不想出手而已。
有点小遗憾的离开,趁着一点鱼肚白,驱车直奔良渚镇安溪村。
两者相距不过五公里,中间间隔的就是良渚文化最大的发掘区——反山、瑶山良渚遗址,以及良渚文化博物馆。
整个安溪村,静悄悄的,如果不是村头那间大屋前平板车、三轮车和小轿车多一些,根本就觉察不到异处,进出大屋的人都很自觉的轻声巧语的。
周典在院外等候,吴伟背着李承的挎包跟着进去。
这是一所四合院式结构的平房建筑,院中立着一颗粗状的槐树。墟市不大,所有的摊位,沿着四面墙根,还有槐树四周摆开,中间为人行通道,形成一个“回”字形。
这个地点,贾郑廷没来过,应该是良渚墟市早期活动据点之一,看起来挺
成熟的——进入正对的地方,有一条深深的小巷子通向漆黑夜色中,巷子口没有摊位。
不用说,那是快速撤离通道——能在两分钟之内,所有摊主能散布到村中各家各户躲藏。
买家为什么喜欢感慨“鬼市一年不如一年”?
并不仅仅因为货品质量下降,更多的还是因为鬼市没了鬼市的味道!没有那种神秘感算什么鬼市?充其量就是一个夜市!
今天的鬼市,味道就要比李承记忆中贾郑廷逛过的鬼市,味道厚重许多——禁声、阴灯(只能照地面的灯光)、大檐帽、包袱铺、逃走线路,无一不显示鬼市阴森。
李承来得挺早,可没时间感慨,赶紧趁着人流没上来挑货!
鬼市问价,有两种方式。
正宗鬼市,摊位上陈列的货品都不会很多,七八件已经不少了。遇到这种商铺,问价时一定要小心,可以不要,扭头就走,也可以买家再报个价格,对方不同意,再扭头走人,千万别墨迹还价,容易出事的。
如果是那种上百件的大摊位,谁都知道你是摆摊卖货的,既然你是地摊卖货,那对不起,我就得明着砍价,按照地摊规矩走,那就无所谓的。
进门口第一家,就是黑市包袱铺,一块洗浴毛巾上,放着六件“老玉器”,两琮、一钺、一璧、一珏、一环。
李承拿着激光手电,蹲下来,直接上手那件墨黑色、烤白边的玉琮。
如果说这六件中有真货的话,只有这件玉琮最有可能!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墨色为良渚玉器最常见的泥土沁色,这是其一。
另一个重要特征为烤白边!
良渚先民在制玉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便于制玉的方法,即将高温烧烤玉材之后,玉材的硬度会大幅下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