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很想说这副对联,是自己送给对方的,可这话没法明说,吴老也没让他继续说下去。
他笑着摇摇头,颇有些感慨,“我今
年七十有五,这些东西,看一眼就行,拥有它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我还能活十年?二十年?”
他又伸手拍拍徐燕孙的手稿,“这些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你小子,蜗居在侠州一隅之地,是该多回国,仔细了解这个国家。很多人、很多事,不是你所看到你所听到的那样!”
额,这下尴尬了。这次拜访,礼物没送出去,反被人退回来上次送的礼物。
李承还想着劝说让他留下,吴老的退回意愿,很坚决。
最后,老爷子索性不再谈论这一话题,直接问道,“你这次回国,都准备去哪儿?跟我说说,指不定能帮衬你一把呢?”
礼物没送出去挺遗憾的,可也让李承对吴老多了几许钦佩。
他正坐身子,双手交握放在身前,“吴老,听过楼博有周良专项纪念馆?”
“有啊,挂在楼博名下,单独运营……”吴老介绍的很详细。
李承听完有点头疼,原本,他想着借助捐赠自己从和国得到的周良小抄,搭上楼博这条线,哪知楼博与周良纪念馆竟然只是名义上的管理关系,实质两者各走体系,关系并不大。
这就有点纠结。
“你打算和周良纪念馆合作?”吴老觑破几分李承的小心思,笑笑,问道。
捐就捐了吧,没能搭上楼博这条线,确实有点遗憾,不过,周良小抄,这种东西最适合出现在专项纪念馆。
李承从怀中掏出一只真空包装袋,放在条案上,“吴老,这是我在和国,偶然得到的一份周良先生1904年的小抄,内容是正冈子规大师的《竹之里歌》,想要捐献给周良纪念馆。”
“哦?周良的小抄?不错啊
,我可以帮你联系。”
这种东西,吴楠生挺感兴趣的,快速拆开真空包装袋,抽出这张九折十八页的行书小抄,看了一遍。
内容不算很长,老爷子看得很仔细,尤其是在落款位置,看了许久,抬头笑道,“唔……周良纪念馆我去过几次,应该是周大师的笔记。”
“我现在帮你联系?”老爷子挺热心的。
老爷子是个坦荡之人,自己的困惑也一并告诉老爷子吧。
李承挠挠头,“吴老,捐赠这件小抄是小事,您可以直接帮我代为捐赠都可以的。”
“我现在头疼的是……在国外,经常会遇见或者收到丝式古董,您知道,我只是一个古董商,我需要有更多的渠道,来消化我购置的那些流落在国外的丝式古董……我需要快速的资金回流,来收购更多的丝式古董……”
尽管李承没说的很明确,可吴楠生纵横正坛多年,哪能听不出来?
“你希望和楼博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就像深博一样?”吴楠生笑着反问。
“我希望如此……”李承点点头。
吴楠生手指轻轻敲击茶几,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行性。上次为深博牵线,是有“交好与补偿”的用意,那是奉上层的意思。
深博杨玉林在完成交易后,也做过汇报,总体来说,虽然没有“无偿捐赠”,但对方给的折扣非常不错,要比市价扫货优惠很多。
对这结果,无论是吴楠生,还是更上层,还是满意的
可是,这次完全不一样,上面没有指示,那就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万一楼博收到赝品,或者说楼博对进货不满意,自己这个介绍人,可就被架在火上。
所以,他必须得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