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面。甲三、随文释义。
这以下我们正式随顺颂文来解释它的义理。玄奘大师他解释这个八识,他分成四类:前五识是一类,第六识是一类,第七识是一类,第八识又是一类,总共四类。
我们先看第一类的颂文,我们把这个本子拿起来看一下,就是我们发的这个颂的本文。以后我们期末考这个颂文都是要背下来,要默写的。好,请合掌,我先念一遍,把这个前五识的颂文念一遍: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这个前五识总共是有三个偈颂,前面两个偈颂是属于有漏的杂染识的一种情况,第三个偈颂是属于无漏的清净识。这总共是包括了凡夫的前五识,也包括这个圣人的成所作智他的一个活动情况,总共是三个偈颂来总持。好,我们看这个本文。
随文释义总共分成四科。我们看第一科,乙一,前五识颂。
前五识的偈颂有三个偈颂,分成两科:初,有漏杂染识。前面两个偈颂是解释凡夫前五识的一种杂染的活动情况。二,无漏清净识,这个是讲第三个偈颂,这个是已经转识成智,这个圣人成所作智的情况。请看第一科,初,有漏杂染识。
乙一、前五识颂。初、有漏杂染识
性境现量通三性。
先看这一段。性境、现量是先讲前五识的所缘跟能缘。
这个性境是讲到前五识的所缘境唯独是性境,它在攀缘境界的时候,它内心所取得的境界唯独是性境,而不是带质境,也不是独影境。这个现量是指前五识的能缘,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它的能缘的心在三量当中也唯独是现量,前五识没有比量跟非量的情况。这个是讲它能缘的心的情况。
通三性。这个通三性是指前五识的体性,它的体性有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可能是无记。前面的性境、现量是讲到前五识的了别情形,这个三性是讲前五识的造业情况。他在境界里面所造作的业力可能是善业,也可能恶业,也可能无记业。所以这一段,玄奘大师先把前五识的了别的能缘的量跟所缘的境以及它造业的情形先作一个扼要的说明。
我们看蕅祖的注解,先解释性境,分成三段,先解释性境。
(一)性境
统论所缘,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
这个我们前面也说过了。那么先看一,性境,这个是前五识所得的境界。
性是实义,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故名为实。
性境这个性,就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什么叫真实不虚呢?谓相分色,就是前五识的相分,这种色法或者是色尘,或者香,或者味,或者触,前五识的这个五尘的相分是怎么来的呢?从相分种子生。它唯独从这种善恶的业力的种子所变现,不从六七识的分别心所生,故名为实。这个是解释性境这个性,这个真实的意思。
这个真实,比如说我们眼睛有毛病的人,眼睛有毛病就是看到虚空中有花,这个花的境界不真实,因为虚空里面根本没有花,那是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境界本身它是由业力所生,不假借分别,这个叫真实。假设是依止分别心创造的,这个唯识学叫不真实。唯独是分别心所创造,不真实。
比如说我们在过堂的时候,我们有化到榴莲。化到榴莲,当然我们一般人跟榴莲接触,第一刹那的时候,我们取到榴莲的颜色,也可能会闻到它的香味,但第一刹那的时候是没有名言的,那个是一个性境的境界。但是当第二念的时候,就是第一念我们跟榴莲接触的时候,每一个人,这个榴莲的境界在心中出现大致上是一样的,都不落名言的,都是性境,都能够取到它本质,本来的面目。但是第二念的时候,我们这个心中的无明,我执法执就开始活动了,这个第六第七识就开始活动了,它随顺你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它的第二念就开始活动。
这个时候活动大致上分两类:对榴莲有好感的人,过去生跟榴莲结下好因缘,你跟它留下好印象,你就会把好的名言来安立它:这个榴莲的颜色也特别的美妙,味道也特别美妙。这个时候你对榴莲的境界就开始变化了,它变得非常的好,好到已经超过它原来的面目。它本来不是那么好,但是你名言一安立以后,它比原来好很多了,就是争议,这个境界已经争议了。有些人过去他曾经跟榴莲有恶的因缘,这个种子印象还在,他就把这个恶的名言安立在这个榴莲上:这个榴莲颜色看起来不好看,味道也特别的臭。这个时候你这个境界也不是本来的面目了,他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差,他那样就是那样,他是一个如的境界。如的境界你安立了名言以后,这个时候你减损,把它的情况减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