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听葛亮分析完之后点点头,“此处地气的改变,影响确实变小了;祭塔的设置,应该能避免人和动物受到直接影响。只是他们或许没能料到,地气影响到了植物,而变异的黄荆树,又间接产生影响,出现了杂交的‘三虫合一’。”
权浩然接口道,“除了祭塔,可能和这里的结构方式也有一定关系,三条通道,是通过这间石室相连的。”
“三条通道的目的地,一个是墓室,一个是祭塔;看来,中间那条通道,通向的就是真正的秘藏双鼎之处了。”吴夺说着,又不由看了看中间的门口。
话音刚落,中间的门口内,就传来了脚步声。
吴大志和梅小梅出来了。
吴大志的脸上古井无波,梅小梅却带着探询的神色,“你们都早出来了啊?这么说,我们的希望最大!”
吴夺一听她这么说,便知道他们去的地方和另外两组人不一样,应该不是敞开式的,而且没进去。
“对,我和宁霜去的地方是一处墓室,权叔和葛兄去的地方是一处祭塔。”吴夺应道。
吴大志抬抬手,“那好,咱们回去说吧,这里相互介绍之后,回去还是得都给庞局汇报。”
······
回去之后,庞统让大家先洗澡吃饭。
饭后开会。
吴大志示意吴夺先说。吴夺介绍完情况之后,葛亮又介绍了他们的情况。
这俩人也不是单纯地介绍,中间庞统会穿插问上几句,有的地方,大家也会顺势讨论几句。
这两处地方虽然不是秘藏双鼎之处,但是依然存在巨大的考古意义。庞统还有些小兴奋。
吴大志是最后说的。
“我们能介绍的情况相对简单,但应该就是秘藏双鼎之地了。”
根据吴大志的介绍,他和梅小梅走进的通道,斜着往下延伸了好长一段,随后才变平。
斜着往下这段通道,是岩石层;而通道变平之后,出现了土石混杂的情况,不过通道依然是很坚固的。
同时,他们走的也不是一条直道,也是经过了几次拐弯。
从吴大志的描述来看,拐弯的次数不如另外两组人走的通道拐弯多。而最终的方向,同样是冲向子午山区中心的子午双峰的地下。
根据吴大志的估算,应该就是在子午双峰之间;而且从通道往下延伸的程度来看,也应该是很深了。
他们所走的通道的尽头,则是一道高大的石门。
石门是两扇对开,高约四米,宽约三米。也就是说,每扇石门宽约一米半。
通道是没有这么高这么宽的,通道和石门衔接的地方,是一间近似正方形的石室,地面边长只比石门宽度略大,石室顶部也只比石门略高。
通道到了这里,是土石混杂的机构;而这间石室并不是开凿而成,而是纯粹的石室,石砌而成;能看到石墙是由巨大的石块叠合,顶部也架设了巨大的石条。
而且石门和石室紧密相连,其实是一个建筑整体。
吴大志说的时候,吴夺自不会打断,暗暗心道,这石门肯定有机关了。
吴大志继续介绍道:
“这道石门,和我们之前见到的都不一样,是退在门框之后的,大概有二十厘米。
两边的门框都是粗大的石条竖立,上面的横梁也是一整条大石条;而下面的门槛也是整石,高度在一尺左右。
开启机关,就在门槛的顶面。
石门退在门框之后二十厘米,那么门槛的顶面,也就是二十厘米的宽度。
门槛的顶面上,有一排凸起的小石球,石球一半露在门槛顶面之上,一半嵌在门槛里,应该是能动的。
石球一共九颗,露出半球的顶部,还都刻了字,中间是个豫字,其他八个字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雍、梁。”
吴夺听到这里,心下暗喜,这个机关很简单啊,此地已经确定秘藏是荆州鼎和兖州鼎,应该是动这两个小石球即可。
其他人的表情也都有放松的变化。
吴大志笑了笑,“看起来,开门应该不难。不过我还是决定缓一缓,想等明天咱们行动组一起前往再开。而且,就算石门开启不难,这石门之后的情况尚且未知,还是人多一些应对为好。”
······
第二天一早,行动组的人就出发了。庞统留下坐镇;李山随队,依然在他们下去之后在井口边守候;而谷口自然也安排了人手值守。
六人来到了中间通道尽头的石室,来到了那道石门前。
这道石门冲的方向,是正南。也就是说,石门之后的所在,是坐北朝南。
石门之上,没有任何纹饰,也没有辅首吊环。同时根据门框门槛的设置,就应该是往里推的方式开门。
门槛顶面上露出的一排半球,直径大概是门槛宽度的一半,在十厘米左右。
对于石球“动”的方式,吴大志和梅小梅之前已经研究了一番。
此时六人聚在一起,又讨论了一番,而且在讨论中也小心进行了尝试。
“荆”和“兖”这两颗石球,往下按是不对的,左右转也不对。
最终确定,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