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银行(1 / 2)

华国企业完全控股土耳其埃斯基谢希尔省的稀土矿的事情,确实让老美非常恼火,好在2016年时,华美之间虽然屡有龃龉,但毕竟还没有完全撕破脸。老美还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批判和贬低了一番华国对稀土产业的垄断之后,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奇迹投资在这次做空土耳其的金融投机中,虽然有一些收获,但其实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资金,最后却利润寥寥。李月祺认为,奇迹投资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

起初,李月祺创办奇迹投资公司时,只是想给自己炒股时找几个能够帮到自己的操盘手,所以奇迹投资在创立之初就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模糊。

尽管李月祺给奇迹投资的定位是投资公司,而且后来也收购了基金公司,甚至管理了投资美股qdii基金和中州市的社保基金,但是基本定位依旧只是一家投资公司。

现代金融体系中三个支柱行业,也是三大最赚钱的行业,银行、保险、券商三大行业,奇迹投资则是一个都没有涉及。

以奇迹投资的体量,每次海外投资或者收购时都要去找合作伙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奇迹投资缺乏必要的金融体系。

因为没有银行,所以奇迹投资收购公司时,永远担心现金流的问题。而因为没有券商体系,所以在动用杠杆或者进行交易时,永远需要别的券商公司配合才能行动。而保险公司则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有了保险业务,很多交易才能够进行,才敢去进行。

期间投资想要真正脱离草台班子,走向成熟,成为世界上真正顶级的投资机构,建立属于自己的银行、券商、保险等三大现代金融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必行之路。

但是对于目前的奇迹投资来说,绝大多数的盈利是在国外,而国内的银行绝大多数虽然在国外有一些营业网点和影响力,但是和真正建立百年以上的大型银行相比,还是不值一提的。

更何况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对于华国资本的警惕程度非常高,所以华国的银行在这些国家开设个网点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要开展什么业务了。华国银行的担保,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交易结算体系中,人家是不认账的。

如果自己新建一家银行,也不太现实。且不说牌照和经营权的问题,但就业务范围和网点扩张的问题,没有个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很难完成布局。世界上顶级的几家大银行,建立的时间都在150-200年以上。

华国在世界上唯一一家网点全面,范围广泛的大银行——华国银行,也是在1912年2月5日成立的,现在同样已经经营了100多年了。

李月祺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所以对于奇迹投资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收购一家国外的一家经营很久,网点分别广泛,业务能力全面的大型银行。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会小看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金融行业的核心——银行。

可以说,人类最近五百年的爆发式的发展,除了科学技术大爆发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以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金融行业的出现。在任何国家,银行业都是最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所以能在世界上排的上字号的大银行,连同各国的央行在内,所有的大银行多多少少都有国字号背景,都是国家信用在背后背书,才发展起来的。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很多银行本身就是这个国家的大财团之一,比如老美十大财团——摩根大通、第一花旗银行,霓虹国的三井银行、第一劝业银行,英国的英格兰国家银行,汇丰银行等等。

在这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些银行和银行背后的银行家,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反倒是那些被扔到台面上的总统、总理、首相们,才是这些银行家的傀儡和代理人。

由此可见,欧美这些大银行背后的势力是何等的强横。想要收购他们,又是何等的艰难。

不过这依旧无法阻止李月祺的决心,毕竟奇迹投资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如果手里没有一家可用的大型银行,那将来一旦遇到现金流问题,奇迹投资随时就可能遭遇巨大危机。

李月祺仔细翻阅着秘书孙晓雨递交上来的国外十几家大银行的详细资料,不过这里面像花旗银行、英格兰国家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等国字号背景的银行,李大老板是想都不敢想的。

李月祺给收购目标对象定下了三个条件,第一、市值不能太高,最好在1000亿美元以下,太贵了的买不起。第二、总部和主营业务最好在亚太地区,这样方便奇迹投资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融资。第三、最好是完全私有的银行,国有股份不能占大多数,这样方便控股。

根据这三个条件,李月祺最终圈定了三个目标: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信银行。

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总部都在港城,主营范围也都在亚太区域。其中汇丰银行70%业务都在大中华区,渣打银行则更高,80%以上的业务在亚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