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7章 解缙的震惊(1 / 3)

第337章解缙的震惊

方孝孺来到泰宁县,一路也在观察本地的民情。

学问深厚,并不一定就是个合格的官吏。

执政能力如何,还要看辖区的治理情况。

他今日过来,除了想见一见笔友,还有个目的是考察对方为官的能力。

如果解缙有治政的能力,且态度端正,方孝孺准备拉他一把。

如果对方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者心态不行,那以后双方的关系也就止于学术交流了。

进入泰宁县,第一印象就是很穷,这一点方孝孺已经习以为常。

苦寒之地不是说笑的。

除了几个贸易城市,整个辽东的经济情况都不理想。

现在还好,至少总体环境是太平的,以前动乱年代情况更惨。

这是陈景恪提出的建议。

方孝孺观察见到的每一個百姓,发现大家虽然保持警惕,但脸上的神情总体还是很平和的。

时不时还能看到,有百姓扛着皮货往城里走。

虽然都是穷,但穷和穷还是不一样的。

之后方孝孺又观察了其他方面的情况,总体而言还是不错的。

不过有一点还是挺出乎他意料的,本以为解缙这样的饱学之士,会在辖区大力推广教育。

仅此一点就能看得出,本地的官吏是个能吏。

“辽东之地数百年动乱民不聊生,最需要的是恢复生产是填饱肚子。”

那名吏员就将情况讲了一遍。

看来解缙不是只懂治学不懂治国的腐儒。

当年朝廷收复辽东,局势稍稍稳定之后,就下令在这里推广大豆和水稻种植。

推广的正是渤海稻。

运送皮货,那都是一群打手护着才行,否则走不远就会被抢。

除了一座不大的县学,基本没有建别的书院。

“解缙没有盲目的兴文教,恰恰是务实之举。”

本地出了有学问的人,那就能教出更多有学问的人,文风慢慢的就会变得浓厚。

东北的民风,就是这么剽悍。

事实上并没有。

要搁以前,百姓很少有敢出行的,偶尔出来也是神情紧张。

方孝孺笑道:“不过他毕竟是读书人,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所以建了县学。”

叶云流不解的道:“老师为何如此说?兴文教有什么不对吗?”

方孝孺趁机教育道:“兴文教自然没错,还是惠及一地万代的善政。”

“如果能教出一二人才,更会使本地受用无穷。”

南方的文风鼎盛,就是这么慢慢形成的。

叶云流恍然大悟,行礼道:“弟子明白了,谢老师教导。”

他的大名还是很好使的,听说是大儒方孝孺前来拜访,那吏员非常激动。

“然而先贤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时兴文教,只会浪费民力和财力,事倍而功半。”

不得已,只能找到一名官吏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然后就将解缙的去向告诉了他:“县尊去城西的庄园,查看稻苗的长势去了。”

现在百姓神情平和,个人就敢背着货进城,说明这里的治安非常稳定。

百姓提起县令,多是赞美之词。

大豆就不说了,重点是水稻。

方孝孺好奇的道:“哦,稻苗?能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待将来本地富足,文教自然就会兴起。”

“读书是吃饱穿暖之后才会去考虑的事情。”

这说明当地的治安不错。

“将县学建好,就是种下了一颗种子。”

这反而让方孝孺更加高看了他一眼:“不错,是个务实之人。”

方孝孺本以为解缙不是在县衙,就是在县学,结果两个地方都去了,还是没找到人。

只是因为数百年的动乱,渤海稻未能得到系统的培育。

种子非但没有得到改良反而退化了,目前的产量只有一石出头。

如果是两季稻,这个产量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可东北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季,这产量就不行了。

培育改良稻种就成了关键。

但在这个年代,改良稻种缺乏系统的技术。

只能采用两种办法。

一种是民间推广种植,靠百姓在实践中自发的改良。

说白了就是碰运气,运气好产量就提高了。

另一种就是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改良稻种。

将全国各地的稻种拿过来进行育种,然后和渤海稻杂交培育。

期望能出现耐寒高产的新稻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