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倾城伯府。
自打贾琏上任兵部侍郎后,门口迎来送往的车辆就比以前还翻了一番。
四王八公、金陵四家这些老生常谈的人家就不必说了,什么东安郡王府、襄阳侯府、平原侯府、锦乡伯府等等国朝勋贵,又有神机营总督冯唐、京营指挥使杨志、礼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羽林将军桂祁等等昔日同僚……
外人打远了看过去,只觉得这倾城府门楣上都发光耀眼。
这都是为官的底蕴。
同样是骤然位居朝廷高位,有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人游刃有余,诸事方便。
这便是底蕴所在。
也怪不得世人皆知上位者厌恶官员勾连,却还是要孜孜不倦去结党营私。
……
皇城外,兵部衙门。
那兵部尚书下了朝,赶在午前时分便走人了。
贾琏因上任兵部侍郎未久,不忙着散值,在自个署房里放下兵部旧日卷宗,出门来,有意四处闲逛。
还没行几步,对面右侍郎贾雨村从檐下走出,过来笑着道见礼。
“伯爷这是准备回府?如今所部事务不多,伯爷又身担大任,早些歇息也好。”
“倒是不急。”
贾琏驻步,摆手道:“如今各司的人手大多见过,我只四下里瞅一瞅,教心中有些分寸。”
通政使司里面事情不少,一向是要宫内宫外两边跑的,如今贾琏也不舍得放手那边,所以未必会常待在兵部。
贾雨村道:“那下官来为伯爷领路?”
虽然年长贾琏不少,但因早年间连了宗,贾雨村认贾政为长辈,所以与贾琏便是同辈。
这时候倒是好一口一个下官,放心谦卑着说话。
当下贾雨村和贾琏出了院外垂拱门,沿着墙边甬道四下巡视。
途中偶遇一伙来科察的六科给事中官员,不由得大感晦气,互相错过,绕道而行。
贾雨村下半年在兵部的任期便满,早就四方打听过,之后若是没有差错,多半是平调工部当侍郎。
不用马上外放,这本是好事。
但六部当中也有差距,工部就算不得什么上乘地方。
贾雨村于是心急,这些日子少不得四处走动关系,看能不能调任到吏部,再不济也是去户部才好。
他如今官位做得大了,昔日的举主、荣府二老爷贾政来信,对这事实在帮衬不了不少。
贾雨村不免就要将些心思到贾琏这边来。
毕竟如今尚书台那边权重,已有拟旨之权,也就是没有个尚书令,不然六部尚书按名义也该那边管辖。
到时候尚书台相当于唐时中书尚书二省合一,内阁那边反倒是只剩下个‘门下省’的名头。
天底下哪有新鲜的事,历朝历代官职变来变,权责基本都是那一个样。
朝中有心人便预料到,估计以后朝廷都不会设立尚书令,又或者设立尚书令后,六部也要跟着调整,不然尚书台里权责太大,易成尾大不掉之势。
“……前几日王大老爷家的王仁寻到下官府上,说是想谋个出身。”
贾雨村一路走,一路闲聊,竟是有些谄笑胁肩的姿态。
“论理,这一事下官应该竭心竭力安排才是。只是转念一想,有伯爷在,哪里轮得到下官来摆弄惹笑?便只好声送仁大爷出门,许是没说清楚,反倒是惹得仁大爷不悦,还请伯爷帮下官多担待些。”
“这……”走了这一路,贾琏也算是隐隐猜到了贾雨村的意思,毕竟兵部早有右侍郎走动谋官的传言。
到底也是亲戚,去年帮忙安排过杨志的差事。
又所谓伸手不打笑人脸,难为贾雨村一路小心奉承,贾琏一时倒也说不出什么婉拒的话。
“……王仁虽是俺妻兄,但由来是不曾上进的,王家二老爷也发信骂过,这事右侍郎只自个看着办就是。”
贾雨村一听,就晓得王仁在金陵四家中不太受待见,难怪都寻到他家里去了。
王仁的事顿时止了。
正巧,两人到了一地,贾琏先止住步伐。
面前是一处四方院,垂拱门边上立着个牌子。
‘职方司’
门口时不时有人经过,门内不少官员排成一排,在受领官印。
贾琏由衷笑了。
故地重游,做得高官的畅快事便是如此。
门口早有眼熟的差役见到两位堂官结伴过来,忙是战战兢兢问好。
贾琏点点头,迈步进门。
廊下排队苦等的都是些中等武官,这时见着两名身着锦鸡补褂的人进来,忙是过来见礼。
贾琏一时置若罔闻。
只恍惚间,看见一个莽汉打这气冲冲闯到堂上去,一边打人一边叫骂。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