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五。
未央宫殿前的阔大广场上,昨夜的积雪已被宫人打扫干净,冬日的暖阳照射下来,驱散了仲冬的严寒。
谢琅身着十二章衮服,上绣有日月星辰,头戴十二旒冕冠,在仪仗的簇拥下缓缓踏上了广场上的汉白玉台阶。
走到台阶的最高处,谢琅转过身去,俯视着广场上密密麻麻的群臣,目光深远悠长,一股浩瀚无垠的帝王气息自谢琅身上弥漫开来,恍若天上的神君在俯瞰人间。
下一刻,礼官唱和,群臣朝着谢琅的方向齐齐下拜,行三跪九叩之礼。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齐声山呼万岁,声势浩大,足以传遍整座大梁宫。
谢琅屹立在最高处,接受着百官的跪拜,待礼毕之后,原公主家令萧迁暂代礼官宣读即位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时大兄皇帝身陷敌营,社稷空悬,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此风雨飘摇之际,朕临危受命,扶将倾之厦,挽危难之时,稳定朝局,安慰民心。
今国势危殆,国力疲敝,契丹虎视眈眈,边境百姓朝不保夕。如此危难之局,尚赖群臣同仇敌忾,共御外敌。
…………
朕于未央宫前即皇帝位,定年号为天命,尊大兄皇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在即位诏书念完之后,百官再次山呼万岁,名分也就在此刻定下来了。
谢琅也就正式成为了大燕的君主。
谢琅的目光透过冕冠垂下来的冕旒,朝远处的天边望去,天边一片蔚蓝,水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光芒,尽管是冬日,但也并不让人感到严寒,反而蕴含着生机。
她将年号定为天命,一是宣告天下她即是天命,二是宣告大燕的胜利是天命所归,她将会带领大燕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登基大典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长乐宫,是一处宫殿群,皇帝办公和休憩都在这里。
在大典的流程结束之后,谢琅褪下了繁重的冕服,换上了轻便的常服。
南阳公主府的宫女也调往长乐宫,当然在公主府当差的男子并没有调进来。
谢琅用完晚膳后,在长乐宫的光明殿内,翻看朝中大臣的名单。
她准备将魏人达升迁为丞相,这样一来,六部尚书就全都空缺了出来,除了尚书之位,其他官职也空缺严重,甚至有的衙门就一个官员,由于人手短缺,大部分官员都是身兼数职。
看来科举刻不容迟。
而就在此时,一个女官走了进来,恭敬地对着谢琅道:“陛下,太上皇后求见。”
谢琅并不喜欢宦官,便将她身边的重要职位移交给女官,往后宣读诏书、负责内外沟通的事务交由女官负责。
并且提升了女官的品秩,将原本的六尚从正五品提到正三品、其他官职也有相应的提升,此时进来禀告的正是六尚之一的尚宫,六尚除了尚宫,还有尚仪、尚食、尚服、尚寝、尚功。
当然对于这个划分谢琅并不满意,在朝局稳定之后,女官会再进行划分。
“太上皇后?请她进来。”
谢琅放下手中的大臣名单,这太上皇后是李崇光的皇后,李崇光身为帝王,自然有后宫嫔妃,她还没想好这些嫔妃该怎么安顿,是让她们继续住在原本的宫殿,还是换一处地方住。
说来这些妃子也有点可怜,尤其是这个太上皇后魏书颖,李崇光身陷敌营时她整日以泪洗面,而在李崇光复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后,另立江心白为后,他认为只有江心白这样与他生死相随的女子才配当她的皇后。
当然,这些嫔妃的凄惨与她无关,又不是她的妃子。不过想想,她虽然并不需要后宫,但是任由这些妃嫔在后宫中走动也是一件麻烦事,这件事还是交给礼部去解决吧,这种事他们擅长,她就不费心思了。
而就在这时,魏书颖走了进来,眼睛通红,想必是哭过一场了。
“皇嫂,所为何事?”
谢琅看着魏书颖,让人搬来了一个座位。
魏书颖没有坐到位置上,见到谢琅‘噗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语气中带着哭腔:“陛下,太上皇远在契丹,我身为皇后却无法代他受罪,其心难安。契丹又地处严寒,他身子弱,受不了那么多苦,我想书信一封,并且织了一些衣物,还请陛下可以派人转交给上皇。”
魏书颖说着说着便流下了眼泪,并且朝着谢琅跪拜再三。其实她身为太上皇后,是无需向谢琅行礼的,但为了李崇光,直接就放下了她身为皇后的尊严。
魏书颖其实是想给李崇光一些财物的,但是谢琅在很早前就告诫过不准给契丹一丝一毫的东西,她不敢恼怒了谢琅,所以她退而求其次,打算给他寄一些过冬的衣物,这又不是钱财,应该可以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