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武侠修真>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165章 164故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164故宫(1 / 2)

昨晚,王静文当着一家人的面,争求唐植桐意见,问去哪玩的时候,唐植桐说故宫,给出了没去过、离家近的理由。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唐植桐没说。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帝王起居、治理国家的地方,代表着旧势力,起风后会停展,然后再下去十多年才会真正再次对普通民众彻底开放。

但这事吧,没法跟小王同学说,否则轻则被当成神经病,重则不好说……

停好自行车,一行六人检票进门。

故宫的入口在午门,也就是很多影视剧里帝王下令“拉出午门斩首”的那个午门。

其实吧,午门斩首纯粹是胡说八道。

老百姓杀只鸡都知道离自家门口远一点,皇帝有脑子,在自家门口杀人也嫌晦气。

在明清两代,四九城这边对被处以死刑的犯人,一般有两个行刑之地。

一种拉去荒凉的直接地方砍了,另一种罪大恶极,需要用来警示民众的,就拉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菜市口行刑,跟严打的时候游街异曲同工。

午门虽然不是杀人的地方,但也确实是个行刑的地方,偶尔会用来对大臣施行杖刑,不过一般人没这种资格。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动不动就被大臣气的骂娘,万历甚至都被气的不上朝,偶尔将大臣拉到午门去打一顿,人家大臣唉吆过后,竟然把这种事当成光荣事迹去宣传,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不得不说,这帮大臣挺会挑人,换成朱元璋、朱棣试试?试试就九族一同赴黄泉,整整齐齐,一口都不带少的。

这次游览依旧是王静文主讲,不同的是王静莹补充,其他四人旁听,王敬民负责四处撒摩,拔几颗石头缝的小草,要么塞排水龙头里,要么挤出草汁涂在石柱上的龙眼、狮子眼里……

在受了一番来自亲大姐王静文揪住耳朵的“关爱”后,才老实些。

等到了故宫金缸前时,王敬民看着缸体上“某某到此一游”后,跃跃欲试,低头捡起一块小石头,想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大名。

但看到自己大姐那皱起的眉头,只能悻悻作罢,还开口嘟囔:“下次我自己来,哼!”

“你牵着他的手,看好他,他今天再干什么出格的事,我连你一块罚!”王静文一手牵扯凤芝,另一只手用来给诸人指画着讲解,而静莹和凤珍由于年龄相近,这一会已经交上了朋友,只有唐植桐和王敬民信马由缰的跟在后面。

“听到没,你姐姐下令了,把手给我吧。”唐植桐也不生气,更没法当着四个小家伙的面问怎么个罚法,这个得回头进被窝再问。

“哼,那就给大姐一个面子。”王敬民扔掉手中的石头,一脚踢到缸上,发出“咚”的一声,待王静文又看过来时,立马拉起姐夫的手,朝自己大姐吐吐舌头,做个鬼脸。

“伱再这样,晚上可就不给你做好吃的了。”七岁八岁狗都嫌,王敬民的调皮,唐植桐也很无奈,对于王静文对弟弟的管教,他是支持的。没素质的人什么时候都有,但最好不要多王敬民一个。

“有好吃的?那我听话!”王敬民见风使舵,变脸那叫一个迅速。

看到弟弟老实了,王静文继续直接金缸讲解:“紫禁城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这种金缸的,明朝的时候这里失过一次火,由于没有水源,大火着了一夜才被扑灭。从那以后,大水缸就成了标配,五冬六夏的盛满了水。”

“刚开始的时候,大水缸是陶制的,看到缸体下面的石墩子了吗?冬天陶缸盛满水后容易结冰冻裂,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一种给陶缸加热的方法,石墩子里面是空的,在下方生火,从入冬烧到春天,足足要烧三个月。”王静文应该来过不止一次,对这些小细节讲的头头是道。

“什么劳动人民,那是太监。”王敬民在一旁轻声吐槽道。

“明朝皇帝厉行节俭的美德没有传到清朝统治者手里,乾隆当政时,他要求将紫禁城的部分陶缸换成纯金的,但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钱,和珅就按照原来的规格用黄铜铸造大缸,在外面镀上一层真黄金,变成了鎏金铜缸。”王静文没搭理弟弟的吐槽,继续讲解。

“虽然换了鎏金,但最终也没能保住。看到上面的刮痕了吗?八国联军入侵时,一点点刮下来抢走了。这缸体的划痕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一直没有修复,用来警示后人。”

“从乾隆把陶缸换成金缸起,才有了金缸这个叫法。因为有了大水缸的存在,即便偶有失火,也能及时扑灭,因此带来了太平与吉祥,这些缸因而得名太平缸、吉祥缸。上行下效,民间有钱人大宅也仿效在家设置了这种消防大缸。”

“嫂子,那咱家的那口缸也是消防大缸吗?”凤芝拉拉王静文的手,抬头问道。

“也算,但咱家的更多是用来盛水喝。”王静文摸摸小姑子的脑袋,笑眯眯的说道,对小姑子与对待亲弟弟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看的王敬民直撇嘴。

“讲累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