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都市言情>大国实业> 第一一一一章 赚钱爽到飞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一一章 赚钱爽到飞起(1 / 2)

学校升市重点成功之后,报名的人数剧增。

李文军好像觉得还不够热闹一样,又宣布从今年九月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开始,搞一个实验班,进行双语教育。

他们的师资力量其实早就足够了,只是时机没到。

这个双语教学班费用比普通班贵一倍。

可是大家还是趋之若鹜。

李文军办事,一向不会孤立地办一件。

而且一般大家看到一个小冰块的时候,他已经在水下面悄悄的搞了个冰山出来了。

好比这个双语班,以后肯定还有针对双语班的什么公派留学,对外交流机会。

然后李文军又搞了个理科兴趣班。

小学加强数学,初中加强数理化,高中加强数理化生地。

这明显就是为大学不同专业挑选各个学科有天赋的孩子。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就算以后李文军的大学不录取,别的大学也会争着要。

而且李文军给理科兴趣班成绩在前百分之五十的的孩子丰厚的奖金。

这一下子,不单单是全市,全省,全国的家长都想让孩子这里上学了。

幸好一开始建的教学楼就比较多,所以每个年级的学生增加一倍,也能勉强装下了。

那些小学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因为不能寄宿,所以家长们都在住宅小区租房买房,带着房价又狠狠涨了一波。

谭打雷他们做的第五期刚售罄就被人催着做第六期。

第六期的规模是之前四期和五期的总和。

大家都真切的感受到了“文军新城”的扩张速度在加快。

------

因为沪深两市开局的火爆,让管理者很头疼,这样太容易出事了。后面还会陆续不断地发行新股票,而且很多时候一天还不止发行一只新股票,要是每一次都这样人山人海,出现一次踩踏事故都不得了。

如果要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只能每次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秩序,这样明显不可能长期走下去。

然后杨守拙适时地向管理部门提出了发行认购证的方案。有认购证才能参加股票购买资格的抽签,抽签不中,认购证的费用也不退。

管理部门讨论研究之后同意试行。

第一批认购证于一九九二年元月正式发行。

李文军,杨守拙和三大家族直接联手买进了百分之九十的认购证。

这一次三大家族都毫不犹豫地跟进,而且很积极。

主要是之前的跟着李文军的那几次,赚钱赚得太舒心了,舒心得让他们把李文军以前让他们吃得瘪挨的打都给忘得一干二净。

有人悄悄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北方集团”。

“北方集团”一查,李文军和杨守拙买进的都是银行滞销的认购证。

大家都知道,买了认购证以后还要抽签的。

抽签不是百分之百中,如果不中那一份三十块钱就白花了。

李文军和杨守拙可能是想把新发行的股票包场,才费这么多力气。

真是愚蠢加幼稚至极!

“北方集团”要买股票压根就不需要通过认购证,直接在企业内部认购就完了。

而且为了维持股票市场的稳定,证监会压根就不会让个人持有太多国有企业的股票。

李文军就是在做无用功,乱烧钱。

所以“北方集团”没打算参与,而且准备好了瓜子板凳等着看热闹。

第一批认购证因为李文军和杨守拙的“大力支持”,所以不到一个月就销售完毕。

然后海城股票证券交易所宣布接下来要发行十个新股,这十个股票全部都需要有认购证。

大家一算干,那认购证几乎就是百发百中啊。

认购证的价格应声水涨船高。

“北方集团”这才意识到李文军他们要干什么,要求海城交易所再多发行新的认购证。

可是管理部门说,认购证的防伪跟钞票一样,怎么能说发行就发行呢?!

再说前面你们不支持工作,现在发现涨价了又想原价购买,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

那样是对前面买了认购证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降低了他们中签的概率。

“北方集团”骂骂咧咧什么鬼,还不是因为孔家在背后摁着交易所不让多发行。

然后黑市的认购证炒到了五千一份。

连号的十份总价格可以到十万。

李文军他们把手里的认购证慢慢地放出来。

都是连号十份十份卖,不散卖,二十万,不讨价还价。

成本三十,收益两万。

一本万利大概也就这个意思。

收益按照五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