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隶属非遗文化,在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这个节日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做到向更多人传播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弘扬,也希望有更多有志之才能去学习并继承。
这个节日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九”这个数字在众多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它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和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的两大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