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风看着李邦华的脸色一会儿阴一会儿晴的,心里头那个滋味儿,真是五味杂陈。
“所以啊,李阁老您的新政,听起来是挺好的,但真要实施起来,难啊!”林小风说完,把桌上的奏章一合,递给李邦华。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也在诉说着新政实施的艰难。
“李阁老,这事儿得慢慢来,特别是江南那块儿,动不得啊。”林小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忧虑。
“老臣明白,可我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真怕哪天就不能再辅佐陛下了”李邦华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他望着窗外的天空,那灰蒙蒙的颜色仿佛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苦闷。
大明这艘大船,漏洞太多了,修补得越早越好。这也就是李邦华急着推新政的原因。他深知,再拖下去,这艘船怕是要沉了。
林小风轻轻拍了拍李邦华的肩膀,安慰道:“李阁老,您忧国忧民,朕心里头有数。”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在试图给李邦华注入一股力量。
“可世事无常,不是咱们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李邦华叹了口气,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新政要是推行下去,江南那边倒是能稳住,但李阁老您一走,朕要是也不在了,这新政还能撑多久?”林小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担忧和迷茫。
“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变法也得分两步来。”李邦华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第一步,咱们可以借鉴张居正那时候的变法;第二步,再全力推行您的新政。”林小风接着说道,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不过张居正那套,尤其是推崇程朱理学、废除学院的做法,简直是愚民之策,得严加禁止。”李邦华的声音里充满了忿怒和不满,他深知这种政策的危害。
“臣遵旨。”李邦华深深一鞠躬,表示领命。他的动作虽然缓慢,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看着李邦华那越来越黯淡的眼神,林小风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儿。
“其实李阁老,您的策略还可以有别的路子走。”林小风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神秘和期待。
李邦华的眼睛猛地一亮,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请陛下明示。”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急切和渴望。
“那就是教育。”林小风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绝。
“全国各地都有书院,京城里还有国子监。您可以让人把新政的理念传播给那些读书人,把支持新政的记下来,将来好重用他们。”林小风的话语仿佛一股清泉,滋润着李邦华干涸的心田。
“一代不够就两代,两代不够就三代。只要有人在,新政就不会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李邦华一听,激动得连连拱手。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希望和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正说着呢,有个小宦官进来了:“陛下,左都督蒋太微、勇卫营参将施守洪求见。”他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却也将新的希望带了进来。
“宣。”林小风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期待。他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将关乎大明的未来。
“二位爱卿,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办?”林小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和期待。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关乎大明的命运。
“陛下,臣以为黄得功将军虽然能牵制住多铎,但要彻底消灭他,难啊。”蒋太微想了想,回答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奈和忧虑。
林小风转头看向施守洪,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期待和询问。他知道,这位勇卫营参将一定有着自己的见解。
“臣也同意左都督的看法,靖南伯虽然勇猛,但步兵毕竟追不上骑兵,建奴全是骑兵,咱们很难扩大战果。”施守洪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关乎大明的命运。
李邦华坐在旁边,插了一句:“陛下心里头想的,恐怕不只是多铎,而是多尔衮吧。”他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睿智和洞察。他深知,林小风的心中一定有着更大的计划。
“多铎一败,肯定会向多尔衮求救,到时候黄得功的粮道就危险了。咱们的粮草都是从京城运出去的,沿着河北一路北上,经过昌平、居庸关到怀来。”林小风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担忧和急切。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关乎大明的命运。
“如果多尔衮为了救他弟弟,肯定会攻打昌平!”李邦华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深知,这场战役的胜负,将关乎大明的命运。
“多尔衮?”两人一听,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林小风的意图。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敬佩和期待,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陛下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臣等佩服之至!”蒋太微的声音里充满了敬佩和赞叹。他深知,林小风的智慧和决策能力,将关乎大明的命运。
“陛下英明,臣等望尘莫及!”施守洪也拱手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