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女生耽美>大唐最牛王爷> 第338章 抢回属自己的权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8章 抢回属自己的权力(1 / 2)

李恪心知这应该是以千年为单位的大范围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只是这些知识他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也就没有说出来了。

但他很敏锐的感觉到,也许从自己出使以来,那一系列悬而未决的疑问,似乎马上就要有答案了。

如果说在历史的发展理论里,有什么彻头彻尾的谎言的话,那么“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这一句,肯定能在榜单上排上前三。

李恪在襄城修好铁路之后,程风见物思喻,很快修正了他对于历史演进的看法。

之前他的想法相对朴素,属于那种关键时刻历史是由人来推动、在关键位置上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的观点。

但见到铁路之后,程风受到启发,将自己的史观修正成为了节点与路径的结构。

这个结构李恪之前简单地与程风提起过,但他的历史知识虽然广度够,但深度却差了太多,所以只能交给程风进一步发扬。

最终,程风给出的结论是历史的发展就像是一列开出始发站的火车,在它出发前,有无数条铁路、也就是路径,通往接下来的不同车站,历史的随机性是指火车在车站的时候。

没有人知道它接下来会开往哪一站,拥有非常大的随机性,但它在本站的随机性是上一个车站所决定的,因此是被锁定的。

而一旦火车选定了接下来的车站,那么它接下来的发展就已经可以确定了,但这个确定也不等于必然,因为同样的两个车站之间可能有不同的道路相连。

因此,在对历史的走向进行预测的时候,首先要判断的是当下的时间段是处于节点上还是路径中,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做重大抉择的时候。

而如果是后者,则要看清前方的节点是什么,然后确在保驶往下一个节点的路上不要翻车,以及同时思考在下一一个节点前的选择。

只有在这时,人的意志才是有意义的,而在节点与节点之点的路径中,人所能做的事情实质上是极其有限的。

以李泰的话为例,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就相当于路径,在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的前提下,西域的部落一定会逐渐南迁,与中原王朝发生接触与争夺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所谓结点,则是在部落与大安的战斗中,凉州边城被攻破这件事。

这个结点决定了大安的历史必将走向灭亡,同时也决定了大唐的先祖们必将进入中原地区,以秩序输入者的身份变成中原的统治者。

越过了这个节点之后,大唐就走上了之前中原王朝同样的路径,由于来自西边的秩序输入的中断。

以及自身秩序的不断消耗,大唐变成了一个新版本的大安,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再次被西北方向秩序入侵的结局。

而李泰所做的一切,只是顺应了两个节点间的路径而已,就目前来看,他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以大唐这边的人们常用的说法,这个叫顺应天意。

“本王的祖辈在雍凉经营时,早就与匈奴和北苑的草原人有过接触。

但一定要说的是,把草原人分成匈奴和北苑只是大唐人的一厢情愿,草原上可没有划出一条界线来,这边是北苑这边是匈奴。”

“而到了本王父辈的时候,情况又有了变化,家父面临着一个选择,需要在匈奴与北苑间二选一进行全力的支持,而家父选择了匈奴。正是这件事导致了北苑人对全州的全面攻击。”

这下李恪有些吃惊了,他看了一眼程风,程风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唐官史中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因为边市不公,而在李泰的叙述中却变成了他的家族的有意为之。

“为什么要选择匈奴进行支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李恪问。

“本王家里的祖训是一定要抢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但祖宗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件事情只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的。

因此,当有了在边军任职的机会后,我们一直在有计划地引进外援,到了本王父亲在边疆任职时,就到了结果的时候。”

“至于选择匈奴,则是来自祖父的要求,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他总觉得匈奴人的战力似乎要稍高于北苑,只不过因为草原人往往人手不足,所以一直没有形成对北苑人的绝对压制罢了。”

“而且在当时还有一个考虑。”李泰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与匈奴人结盟,我们可以在南雍州与匈奴配合灭掉北苑。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给了匈奴人一份大礼,可以做为我们接下来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基础。”

这基本上是后来李泰与李全逸执行的计划的一个翻版,或者准确地说,后来的计划是这个计划的翻版。

“只不过,灭国之战往往旷日持久,无法毕全功于一役,所以我们最开始做的,是向匈奴人提供军器,刀箭弓,有什么给什么……”李泰道。

李恪恍然,他终于知道自己在出使过程中,射到自己这边的大唐造箭头是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