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贞观天子> 第四十八章 新犁旧犁一教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新犁旧犁一教高下(1 / 2)

粟,即谷,去壳后叫小米。

唐初之前,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粟耐旱性强,对农田,水文,气候的要求不高,得以在北方大面积种植,关中,西北,河东,河北等地都是以粟为主。

朝廷征收税赋,也是以粟为主。

其次,便是麦。

麦分大麦和小麦,其中小麦一直作为粟的补充粮食作物。

这是北方的种植情况,在南方主要以稻为主,粟为补充。

“敢问殿下,不种粟,种什么?”裴矩问。

李智云道:“冬小麦。”

冬小麦正好是秋末冬初开始种植,至第二年六月份开始收获。

杨恭仁道:“冬麦种植虽常有,但产量一直不高。”

李智云道:“慢慢来吧,总不能让流民无所事事,他们开荒种植冬小麦,既能养活自己,又能给朝廷增加田亩,何乐而不为。”

其实,李智云很清楚,到唐中期的时候,麦将会取代粟,成为朝廷的主要粮食。

而在唐后期,随着南方开发的越来越成熟,水稻会成为主要的粮食。

只不过,这些人不知道而已。

在李智云看来,小麦现在的产量或许不足,但总比将田亩闲置的要好。

“先让流民试一试,若是效果好,不妨在关中推展。若是收成效果不好,那便作为临时之策吧。”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拱手称是。

这么做,他们倒是能接受,反正不是大规模种植,就算这次失败了,那也无妨,无非是让流民多开垦一些荒地。

奉天县。

几名老农看着宇文儒童摆弄着古怪的犁,暗自嘀咕不已。

“好奇怪的物什,曲犁也不怕折断。”

“先看看再说。”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咳咳。”检校司农卿薛收咳嗽两声,打断几名老农的窃窃私语。

他转身向着一身粗布麻衣的李智云说道:“殿下见谅,这些山野粗人不会说话。”

“无妨,曲辕犁第一次面世,有人不看好也属正常。”

“是。”薛收旋即好奇问道:“殿下真的觉得,此物能够更方便翻土吗?”

李智云笑着道:“要不,一会儿咱们俩比一比。”

“比?”

便在此时,宇文儒童喊道:“殿下,已经准备好了。”

李智云撸起裤脚衣袖,将下摆塞进裤腰带里。

“你用旧犁,我用曲辕犁,看谁翻土更快。”

看着动作熟练的主君,薛收有些尴尬的说道:“请殿下见谅,下官不懂这些。”

“嗯?”李智云一楞,“河东薛氏耕读传家,你不会耕地?”

如果说要给关陇世家加一个形容词,那肯定是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同样的,山东世家则是耕读传家的世家。

是故,听见薛收说自己不会耕地,着实让李智云一惊。

薛收颇为尴尬的不说话。

虽然说河东薛氏耕读传家,可他又不是寒门薛氏子弟,根本用不着耕地,只需好好读书便可。

他怎么会耕地啊!

反倒是李智云的熟练动作让薛收一惊。

不会吧,楚王居然还会扶犁耕地?

李智云也没勉强他,随便挑了一个老农比试。

光脚踩在地里,李智云熟练的给老牛套绳。嗯,绳子用的是渭河工坊出品的麻绳,好评。

本来李智云打算把麻绳放在滑轮组上使用的,但是工坊那群工匠还没吃透技术,于是只能先教他们把麻绳搞出来备用。

套好绳子,李智云看了一眼旁边的老农。

“老丈,可准备好了。”

“嘿,小老儿种了几十年地,还是第一次和殿下比试。”老农笑得十分开心。

“那你可要小心了。”

说完,那边宇文儒童喊道:“开始!”

李智云一鞭子抽在勤勤恳恳的老牛身上,它叫唤一声,迈动蹄子开始前进。

一开始,两人进度不差,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差距就开始显现出来。

李智云用的曲辕犁明显更灵活,更省力,一炷香过去,便甩开了老农。

宇文儒童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命人记录数据。

薛收则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智云。

他居然不知道自家殿下真的会耕地。

离谱!

老农们窃窃私语,他们都是种地好手,很快就发现这种新犁确实要比旧犁更好用。

一亩地耕完,李智云又挑了两名老农,让他们一个用旧犁一個用新犁,再度开始比试。

结果还是一样,曲辕犁完胜。

宇文儒童激动道:“殿下,成功了。”

“嗯。”李智云搓搓手掌里的泥土,说道:“工部和司农寺可以着手开始推广,就先从冬麦种植开始吧。”

“是。”

李智云知道,想让百姓接受这种新犁,得让他们看见实实在在的用处,否则他们还会继續用旧犁。

種植冬麦开垦荒地就是一个不错的機会。

薛收问道:“殿下,这曲辕犁造价几何?”

“不贵。”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