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迷村>历史军事>贞观天子> 第二十章 试探试探再次试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试探试探再次试探(1 / 2)

虽说他们二人都是‘检校’官职,但正转与否,还不是楚王一句话的事情。

待他们收下圣旨之后,李智云接着道:“虽说我们最后一步成功了,但善后的事情,本王却有些难以决定。你们觉得,我们是先动朝臣合适,还是先解决太子留下的那些人?”

这个问题,有两个对象,朝臣的背后是皇帝,太子留下的人则是李建成部的余孽。

杜如晦笑着道:“殿下,这个问题,臣和薛收考虑过,有个想法,殿下可以听一听。”

“你说。”

“殿下不妨先动礼部尚书李纲。”

闻言,李智云想了想,面色一喜,“妙啊。”

李纲没有直接参与东宫谋反,因此不再罪臣之列,但是他是太子的人,自身就有一定嫌疑。更重要的是,李纲身份很特殊。

他既是太子的人,同样也是一部尚书,属于朝廷重臣。动李纲,完美契合李智云的想法。

现在太子和齐王已死,李渊病重,这正是李智云趁机稳固扩增势力的最好时机。

而稳固势力,势必要排除异己。

动朝臣,则是试探李渊态度。

动太子的人,同样也是试探李渊的态度。

只不过,两者的分量不同。

太子毕竟谋反了,动他的人,不会让李渊难以接受。若李智云动朝臣,是否会引起李渊反对,谁也不敢保证。

毕竟,皇帝是不可测的生物,虽然李渊半身不遂无法处理朝政,但是李智云又怎么知道李渊会不会还想着有朝一日重返朝堂呢?

而对付李纲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若是李渊允许他拿捏李纲,这说明李渊基本上对他放权,他这个监国楚王实至名归。

若是李渊不同意,那么就说明李渊还想着控制自己的势力膨胀。

如果是前者,李智云自然高兴。如果是后者,那么他就不得不考虑让李渊再伤心一次了。

他可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犯糊涂,妇人之仁,遗恨千古。

拿捏李纲,实在简单的很。

隔日,小朝会上,检校太常卿杜如晦直接禀明,李纲似有和太子联合谋反的倾向,应该立案调查。

话音落下,检校大理寺卿魏征、检校司农卿薛收立即附议。在其后,吏部尚书独孤晟附议。

其余大臣纷纷暗叹,楚王这是在出手扫灭敌人了。

曾经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太常卿郑元璹,司农卿宇文颖等人可不是楚王的人。现在神策府的文臣们一朝上位,立刻对太子残留在朝堂的大臣出手,既让他们觉得意料之外,但是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李纲当然不愿意承认他造反,立马表示自己从没有和太子同流合污。

但是,政事堂的裴矩、杨恭仁、陈叔达,三人先后开口,很快就将李纲压的说不出话。

谁人多,谁声音大,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

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刻,朝臣们才猛然发觉,原来楚王居然有这么多的朝臣支持他。

裴矩也好,杨恭仁也罢,甚至是独孤晟,他们都只是一个人,但是和他们相善的臣子,加起来,规模可不小。

又因太子势力遭到沉重打击,皇帝任命楚王监国,现在朝堂上,自是唯楚王一家独大。

听着朝臣们各抒己见,李智云目光看向裴寂,后者低头不语,始终不发一言。

“咳咳。”

一声咳嗽,群臣禁声,看向楚王。

李智云问道:“裴相有何看法?”

这个裴相,自然是裴寂。

闻言,裴寂抬起头,言道:“殿下做主便是。”

李智云斜着身子,一手撑着案几,嘴角露出一丝嘲讽。

“礼部,六部之一,尚书去留,大事也,裴相不妨代本王去问问父皇的意见,如何?”

裴寂脸一红,这不是害羞,而是羞辱的涨红。

“殿下说笑了,圣人着殿下监国,朝政大事,自然是由殿下做主决定。”

他心里当然很想让皇帝决定,但是那天见过皇帝之后,他就知道,自己再去见皇帝也没用,说不定还会被斥责。

因此,不如装聋作哑。

见裴寂认怂,李智云也没有得寸进尺,而是说道:“魏征。”

“臣在。”魏征出列。

“李纲是否谋反,交给大理寺来调查。”

“是。”

李智云接着道:“李纲暂免礼部尚书之职,待查明事情真相,再考虑其他。诸位,可有意见?”

这谁敢有意见?

众臣纷纷默认楚王的决定。

至于李纲,从头到尾,李智云就没在乎过他说什么。

冤枉李纲也好,没冤枉也罢,李智云都不在乎,李纲在他眼中不过是个探路的棋子罢了。

冲着他曾是李建成旧臣这一条,李智云也不会容许他现在继续留在朝堂上给自己添堵。

见楚王一言罢免李纲,民部尚书唐俭、工部尚书武士彟等其余几部尚书,心里微微震颤。

这般权势的楚王,可比当初的太子和秦王要霸道太多了。

不过他们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应当,毕竟那个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