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打定了主意,徐闲便收拢、清点一番山洞及自己身上有用的东西,准备下山。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自己还真忒穷:一身几不蔽体的残损装、一袋书册、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两块马蹄金(约摸32两)、些许碎银子(约摸10两)。
还好范老先生还给我留了点生活费,不然再拿个破陶碗,这装扮,都可以直接上街乞讨去了。
走出山洞。一看原来山洞位于山顶。抬腿登高一望:九遮山九峰叠嶂,宛如九条蟠龙蜷卧于大地之上,龙头直指云霄,似与天公试比高。而山谷清幽,烟云渺渺,更有苍林翠竹,悬泉瀑布。好一派仙人圣境。妙哉,妙哉!
忽然寒风一吹,徐闲身上的鸡皮疙瘩立马竖起。
“我的天!九遮山上有点凉。我的诗兴还没开展,鸡皮疙瘩倒先展开了。”
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乞丐装,徐闲摇了摇头,抬头看看天空,日已偏西。腹中开始传来阵阵抗议的声音。算了,还是下山找点吃的吧。
于是收拾好自己的行囊,提溜起这把锈迹斑斑的剑,这把剑虽然卖相不好看,但刨坑刨了那么久,居然还没坏掉。可见用料非凡,估摸着应该是范增的佩剑了。于是顺手拿着看看能不能到山下寻个铁匠铺修一修,也好防身。
山路弯曲,野草疯长。徐闲一边拿铁剑开道,一边留意两旁是否有果树存在。走了约摸有十几分钟,便在一小土坡上发现了一棵野柿子树。上面还挂着包几个熟透的柿子。
“看来运气不错。”徐闲快步往柿子树走去。两三下便把熟透的柿子摘了下来。嗯,有五个,不错了。拿起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轻咬一口。
“甜,太甜了。”想来有1800多年没吃过东西了。虽然味道有点酸涩,果皮也有点硬,但那又怎样呢?有的吃就不错。还要什么自行车?
一口气连干了五个柿子。终于不再是腹中空空,感觉舒服多了。于是继续往山下走。
大约又走了一个小时。就发现山下有一村落,村旁还有一小庙。徐闲大喜,加快步伐往前走。
眼前是一座三元拱桥,看起来斑斑驳驳的,有一定的年代感了。走过石拱桥。便看到了一座土黄色围墙的小庙,围墙上写着范增遗迹四个大字。继续往前走,便是庙门了。门上挂一匾额,上书“仙皇庙”。
“看来这是范老先生的庙宇,既如此,我也进去拜拜,顺便打听点消息。”
于是迈进庙门,往正堂走去。正堂中间为范增塑像,徐闲看了看,塑得还挺像。神像前有一神台,上面摆放着一些贡品及一盏长明灯。右侧摆放着一套桌椅,一个老庙祝正坐在椅子上打盹。
见有人来,老庙祝缓缓睁开眼睛。见是一个年轻人,身上背个包袱,穿着破破烂烂的,右手还提溜着一把锈剑,也不知道在哪个山旮旯捡的。老庙祝寻思着这可能是个要饭的,便开口道:
“没钱!往别处要去。”
徐闲闻声,差点跌倒。“我,要饭。我怎么可能是要饭的呢?小爷我长得如此风流倜傥。我是来上香的!”
“上香?那行,这边请吧。”
老庙祝起身,揉了揉眼睛,把徐闲迎了进来。待徐闲上完香后,便眼巴巴地看着徐闲。见没回应,一伸右手:
“公子,两文。”
徐闲也不恼,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到了老庙祝手上。老庙祝顿时眼前一亮。恭敬地说道:“公子,这边喝杯茶吧。”
徐闲笑着应了声好。并随着老庙祝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老庙祝冲好茶,捧着送到徐闲桌前,“公子请喝。”
徐闲到了声谢,便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
老庙祝作了一揖,开口道:“敢问公子是何方人士?为何来到此地?”
徐闲回了一揖:“在下徐闲,台州人氏。游侠至此,见此间有仙皇庙宇,便来拜拜。”
“哦,原来如此,那公子衣衫怎会如此褴褛?”
“唉,说来话长。前些年辞别双亲,四处游侠,不料回家途中,遇到匪人,被追进大山之中,跌伤了腿脚。只得在大山中住了下来,每日靠着吃些野果山泉,才撑到今天。”
“嗯,是啊,如今的世道不安生,匪患四起。确也艰难!”
“敢问老丈。此处是何地界?现在又是什么年号?”
“老夫姓何,这里是台州府天台县何家村,这里离台州府倒也不远,差不多一天的脚程。你这公子是何年离家的?现在已是崇祯八年了。”
原来是范老先生护卫何将军的后人啊,徐闲装出若有所思的样子。“原来我离家已经三年啦,果然山中无岁月啊。”
“何老丈,眼看天色将晚,不知能否在这里借宿一晚。”徐闲又摸出了一块碎银子。
“公子,客气了。借宿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老庙祝笑呵呵地接过银子。
“还得麻烦老丈帮我寻件衣服